《荀子·非十二子》明确指出子思和孟子的五行思想来自孔子,这说明后者有五行思想,或者说,他的思想中包含五行思想的因素。马王堆帛书《五行》和郭店竹简《五行》的先后问世,使聚讼千年的思孟五行问题尘埃落定,所谓“思孟五行”就是指简帛《五行》篇中的“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问题是,思孟五行说既已确定,那么孔子的五行思想又是什么呢?过去由于文献不足,学者对此问题一直搁置未论。近年来不断问世的出土文献激活了学者对孔子相关思想的研究。河北定县八角廊汉简《儒家者言》、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木牍以及上博简《民之父母》的出土,使学者确认《孔子家语》其书不伪,其中的《礼运》篇确为子游所记孔子之言。
《礼运》篇的核心观点是:“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由天道推求治道是此篇的逻辑思路,人道源于天道,天道如何,人道也应如何。天道的运行规律是“五行”,《礼运》篇对此作了具体阐释:“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礼记·礼运》作‘和而后月生也’,《孔子家语·礼运》作‘和四气而后月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此段是说人是自然的产物,由于人源于自然,所以人道应本于天道。天道的运行规律是“五行”,所以人间的圣人作则也应该法自然之道,“五行以为质”。“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意为以五行之木火土金水迭相为本,事情就可以循环往复。此外,五行与四时、十二月连用,指的是“五时”(即把一年分为五段),而非指五种材质。五行十月历是古代的一种历法制度,《管子·五行》即分一年为木、火、土、金、水“五行”,每行72天。
天道的五行规律既已揭示,那么,圣人作则该如何效法天道呢?《礼运》提出了圣王下治人情的方法:“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这里以种田喻治国,圣王根据百姓的性情施以礼、义、学、仁、乐五种措施。五种治人情方法的提出,本于天道五行,是对天道五行的效法。郑玄《三礼目录》云:“名曰《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人事效法天道而动,既然天道运行可称为五行,那么,圣王之道的运行亦可借五行称之。因思孟五行探讨的是德行,故可称之为德行五行;而孔子之“礼义学仁乐”五行关注的是治国,故可称之为治道五行。
“礼义学仁乐”五字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核心内涵。“礼”与“仁”是孔子学说的两大支柱,礼是外王之学,仁是内圣之学,而沟通二者的途径则是“义”和“学”。孔子崇义好学,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关于仁与义、礼与学的思想分别被孟荀两人发扬光大。其中,孟子把仁与义的关系比喻为“仁宅义路”,由义可达仁,荀子则主张通过学而知礼。孔子主张人的修养在依于仁、立于礼的修炼后,最后成于乐,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朱熹解释说:“乐有五声十二律,更唱迭和,以为歌舞八音之节,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查滓。故学者之终,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者,必于此而得之,是学之成也。”孔子向师襄子学鼓琴,由习其曲,到得其数,进而得其志,最后能知文王之为人。孔子通过学琴使自己达到道德上“和顺”的境界,是对“成于乐”三字的最好诠释。可以说,“礼义学仁乐”五行是对孔子思想宗旨的总括和提炼。
孔子的五行思想不仅见于《礼运》篇,还见于《孔子家语·五帝》篇:“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孔子之言说明,人道五行取法天道五行,并且五行之义为终始相生。
孔子治道五行是由天道五行类推而来,作为天道历数的木、火、土、金、水五行内部各元素之间,因阴阳消息而自然地产生了相生关系。那么,孔子的治道五行“礼义学仁乐”之间是否也有这种关系呢?《礼运》用种田之喻试图把天道五行的相生关系赋予治道五行。圣人治人情有一个修礼、陈义、讲学、本仁、播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比作种田中的耕、种、耨、聚、安五个阶段。为了强化这种类比关系,《礼运》从反面进行论证:“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因为耕、种、耨、聚、安的农事过程源于自然天道的顺序运转,所以耕、种、耨、聚、安五元素之间存在着源于天道的相生关系,与之相类的礼、义、学、仁、乐五行之间因此也被赋予了相生关系。
孔子对天道五行的论述,既继承了道家和早期阴阳家的概念和理论,又通过思孟五行说对邹衍产生影响,构成其五德终始说的来源。孔子五行说的揭示,补齐了原始五行说与思孟五行说之间的重要一环,既使我们了解到思孟五行说的直接来历,以及荀子所说的思孟五行与孔子思想之间的承续关系,也使我们对中国古代五行说的发展演变过程有一个大致明晰的认识,即源于历法的“木火土金水”天道五行—孔子治道五行—思孟德行五行—邹衍五德终始说—董仲舒五常说。“五常”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确立过程通过儒家五行说的发展演变线索得到清晰呈现。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閱讀更多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