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要把握好「度」

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要把握好“度”

煤炭黃金十年已逝,看衰煤炭的聲音也此起彼伏。

在這些聲音中五味雜陳的煤炭大省山西,正通過“示範區”“排頭兵”“新高地”三大目標帶動全省轉型發展。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雖然當前新興產業領域已出現不少積極信號,比如市場主體規模大幅增多、規上企業數量增多、對財稅貢獻逐步增大等,但山西依賴資源型經濟這條“獨腿”的客觀狀況並未發生實質性轉變。

為此,繼煤礦企業兼併重組、焦炭整合後,山西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指引下,進入了新一輪改革。只不過這次,不是集中,而是“減、優、綠”,淘汰落後、發展先進,推促煤炭產業轉型升級,讓煤炭行業實現安全高效開採、清潔綠色利用。

對於目前仍只有一條“獨腿”的山西經濟而言,走“減、優、綠”之路,先讓煤炭產業這條“獨腿”健康起來,一來保基本,二來為另一條“新興產業大腿”的生長、茁壯成長輸送必要的養料,這是符合發展實際的戰略抉擇。

畢竟這麼多年,大部分的財稅收入還是來自資源型產業的。如果在轉型還未成功前就把“獨腿”搞殘、搞斷、搞壞了,那就有點“削足適履、邯鄲學步”的味道了,也會導致改革失敗。

在GDP保持合理增長區間的大前提下,如何實現“獨腿”的健康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好其支撐全省轉型發展的積極作用,並實現資源型產業GDP貢獻、工業增加值貢獻佔比逐年降低的戰略目標,這種看似矛盾卻又充滿美好期許的發展目標對山西轉型綜改“度”的把握提出高要求,也考量著改革者的智慧。

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對資源型產業的具體改革改造如何把握好“度”呢?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出發:

一是省裡能自主的政策安排,包括產業、環保、監管、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最好能通盤考慮,把那些國有、民營中目前在國際、國內已達到先進產能標準的煤焦冶電等企業羅列出來,建立目錄,並形成山西的先進產能標準,穩定市場預期,至少5到10年不動搖,讓他們安心生產,趕緊贏利,不要因為省內過於頻繁的產業、環保政策變動而疲於奔命。

二是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產品。山西煤炭行業顯露頹勢,不是行業問題,而是盈利模式問題。簡單的產能擴張無法支撐煤炭行業發展了,就得依靠科技進步。煤炭科技、煤炭清潔利用技術包括戰略儲備技術煤制油等,這些方面還是能夠找到突破口,提高煤炭附加值的。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搞出來的碳纖維技術就是很好的案例。

以上是一些關於山西這個資源型地區轉型的一些粗淺想法,希望有些用處,有利於經濟轉型發展。不對、欠妥之處,望大家海涵。

(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