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怀公子圉在王位继承之际的抉择对战略(人生)规划的借鉴意义

晋怀公子圉在王位继承之际的抉择对战略(人生)规划的借鉴意义

祝友友们新年快乐,万事顺意!

二十二年,晋公子圉闻晋君病,曰:“梁,我母家也,而秦灭之。我兄弟多,即君百岁後,秦必留我,而晋轻,亦更立他子。”子圉乃亡归晋。二十三年,晋惠公卒,子圉立为君。

——《史记·秦本纪》

一、背景介绍

1、子圉简介

子圉,姓姬名圉,父亲是“脸皮够厚、心够黑”的晋惠公夷吾,母亲是梁国人。秦缪公十四年(公元前646年),秦晋发生韩原之役,晋国战败,子圉以晋国太子的身份在秦国做人质,秦缪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子圉听说父亲病重,私自逃回晋国,秦缪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晋惠公逝世后,子圉被立为君主,是为晋怀公。

晋怀公子圉在王位继承之际的抉择对战略(人生)规划的借鉴意义

晋怀公姬圉影视形象

2、国际环境介绍

(1)秦缪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齐桓公去世。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维护东周列国之间的平衡,所谓的“主持公道”。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内乱,东周列国再次陷入混乱之中。

(2)秦缪公二十年(公元前640),秦国灭了梁、芮二国。芮国跟子圉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但梁国却是子圉的娘家人,是他继承君主之位的后盾保障,梁国被灭,子圉的势力被极大的削弱。

二、子圉的抉择

1、目标:回晋国继承君主之位,目标很明确。

2、竞争环境分析:对竞争态势认知很清晰。

(1)兄弟众多,王位继承竞争激烈。

(2)身为太子,继承君主之位名正言顺。但王位的继承,不只是有“名”就可以的,更多的讲实力。自己的外家梁国被消灭了,没有强大的后援。

(3)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父亲病重,万一父亲病故,自己不能及时不回国,指不定王位就是其他人的了,时间就是一切。

3、对自我价值的分析

(1)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君主的儿子都有做人质的经历,而太子或君主最疼爱的儿子往往被送去利害关系最大的诸侯国去做人质。

为什么呢?因为出于人性的考虑,不管是情感,还是利益,都可以表现出一个态度:我把国家未来的继承人或心肝宝贝放你那了,你大可以对我放心,我绝对不会做出对不起盟友的事情,以此来建立信任。

人质的存在是因为有价值,子圉之所以在秦国做人质,是因为他是晋国的太子,晋国君主未来的继承人,如果抛开这一点,这个人质的价值的不复存在了,没有了意义。

(2)相对于其他公子来说,子圉是秦缪公的亲外甥,又是侄女婿,且在秦国待了多年,相对来说,更加值得信任,子圉继承晋国君主之位,更能够维护秦国在晋国的利益。对秦缪公来说让子圉回国即位是个最优选择。

子圉逃回晋国,显然对自我价值认知不清晰,私自从秦国逃回晋国是不明智的选择。

晋怀公子圉在王位继承之际的抉择对战略(人生)规划的借鉴意义

自我价值的判断

4、对第三方势力态度的判断

主要是秦国的态度,因为现在在秦国做人质。子圉认为晋惠公故去之后,秦国肯定会留住他。虽然秦缪公当时真实的想法我们已无法知晓了,但可以根据同一时期类似的历史事件来推测:

(1)如果晋惠公故去了,秦国把子圉留在秦国,晋国自然会拥立其他的公子为晋国的君主,子圉成为废太子,没有太大的价值,起不到人质的作用。此时,秦国和子圉的利益均受到伤害,这是最坏的结果。有点类似商业中的惜售行为,最后产品烂到手里了,一文不值。秦国和子圉的利益均受到伤害,这是最坏的结果。当然秦缪公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有更大的话语权,可以靠实力来保障秦国在晋国的利益,但要额外花费很多力气。

(2)如果晋惠公故去了,秦国支持子圉回国继承君主之位。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为人质的公子,因为有了被质押国的支持而回国夺取王位。此时,子圉的利益是得到了保障,但秦国的利益并没有保障。

(3)所以,最可能的是,秦缪公不会平白无故的把子圉放回去,也不会平白无故的支持子圉,更不会无限期的滞留子圉在秦国,而是在等待子圉开出他获得秦国支持的条件,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三、决策的结果

秦怨圉亡去,乃迎晋公子重耳於楚,而妻以故子圉妻。重耳初谢,後乃受。缪公益礼厚遇之。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於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

——《史记·秦本纪》

因为对自我价值认知的不足,对秦缪公行为预判的失策,子圉做出了错误的决策,私自逃离秦国,回到晋国。因为是太子,所以在晋惠公去世后,子圉顺理成章的即位为君。但因为没有取得秦国的支持,从而埋下了祸根。后来秦缪公拥立重耳为晋国君主,重耳派人杀害了子圉。

晋怀公子圉在王位继承之际的抉择对战略(人生)规划的借鉴意义

晋文公姬重耳

政治考虑的无非是“利害”,把利害关系分析明白了,才能做出最优选择。子圉应该以利相诱,通过保障秦国在晋国的既得利益说服秦缪公,取得秦国的支持后再回国即位。以秦缪公的英明神武,相信他会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那就是有条件的支持子圉回国继承晋国君主之位。

四、延伸阅读:关于战略与执行

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很多朋友,其中不乏一些视野开阔有想法的年轻人,可以看得出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但因为历史原因,老一辈更注重关系的经营,更多的是讲有什么资源,而在战略方面有所欠缺。虽然说在分工合作发达的今天,所有人和资源都可以整合的,但有战略思想且能执行的人太少了。空有执行,但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只能跟着别人走,一辈子当别人的马仔;而空有想法,但能力不足,即使机会摆在眼前,很多时候都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也没办法去落地。

成功是偶然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失败是必然的,一个环节出错,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想要做成一件事,要有鹰一样的眼睛,善于发现机会;要有狐狸一般的智慧,可以明确战略方向;要有狼一样的团队和执行力,可以把战略规划落地执行。

总结

子圉的目标是明确的,对环境的认知也是清晰的,时间点把握的也很好,但因为对自我价值认知的不足,对第三方势力团体行为预判的失策,做出了错误的战略规划,虽然得到了,但不能长久的拥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点评

把握住了机会,就成功了一半,但也只是一半。剩下的一半要看战略规划,只有长远布局,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子圉的误判就是典型的成功链条上最弱的那一环,友友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互动!


本号特点:英雄权谋+厚黑历史+现代商业

欢迎友友们关注、互动及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源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