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的待遇应适当提高

没有农村的真正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富强。在我国人口中,农民占据了近一半以上的比例。农村、农民、农业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农村落后、农民贫困、农业不强,也是目前真实存在的现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发展的步伐肯定会越来越快。然而,农村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也复杂多样,比如说人口流动较大,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普遍向城市流动,农村越来越变成了空心村;留在村里的大都是老弱妇孺。参加农村工作的村干部大都年龄在四五十岁以上,年轻人不愿意当村干部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甚至有的村委换届都难以找到足够人选,这也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村干部的待遇应适当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应当适度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确保村干部能够安得下心在农村工作,为群众服务,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村干部不愿干、不想干,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经济待遇非常低下,难以保证家庭甚至个人的生活开支,更别说有时候还需要自己垫钱工作了。

村干部的待遇应适当提高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村干部经济待遇普遍低下,村书记主任的月工资大约1700元左右,村两委成员的工资每月大约1100左右。再加上几百块钱的绩效,总体上不如出外打工正常的劳动收入,在如今物质生活水平标准下,工资难以保证家庭甚至是个人的生活开支。这也是村里年轻人不愿意进来当村干部,进来了又不安心干的原因之一。还有农村工作错综复杂,很多工作都要落实到村级层面,环境治理、危房拆除、土地整治、厕所革命、扶贫攻坚等等,都要依靠一个村六七名村干部进行处理,一个行政村呢,少则五六千人口,多则七八千甚至一万多人,这六七名村干部拿着一千多块钱的工资,干着最繁重的工作,是难以想象的。其中不少人刚当干部确实是一心为公,想要为老百姓做些事情的。但是,久而久之,面对生活的压力,面对很多不公平的待遇,难免心生怨言。有的会逐渐心生懈怠之情,对工作敷敷衍衍,一心只顾自己的生意赚钱。有的则会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假公济私,从中捞取不法利益。

村干部的待遇应适当提高

村干部工资低下,归其根源,还是跟以前农村工作少,任务轻,村干部大都属于兼职有关。一方面在家种地,一方面参加村委会工作,生活工作两不误,而且当时的社会生活水平普遍较低,村委会工资和种地收入能够满足一家开支,甚至个别干部可以从中捞取灰色收入。但是,现在情况完全改变了,村干部捞取灰色收入是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就会严厉惩处,这种震慑作用达到了不敢腐的目的。而随着经济水平越来越高,农村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村委会工作已经从原来的兼职性质转变为全职工作,村干部的工资和依靠种地收入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自己的正常开支。导致年轻人不愿当村干部,进来了又不安心干的局面。

因此,一方面在加强基层反腐败工作的同时,适当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让他们能够依靠工资养得起老婆孩子,能够正常满足自己的生活开支,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安心工作,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群众服务,也才能拴牢他们在基层、在农村待下去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