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說,哭的跟李三娘似的 李三娘是誰?她跟黃袍加身有何關係?

劉承祐在開封,對老臣大開殺戒,同時又準備起兵討伐郭威的消息傳到鄴城。忠心耿耿的郭威,百般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起兵反抗。然而這個時候,已經撕破臉的劉承祐,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將在京城的郭威全家一門老幼全部殺掉。實際上,這樣的舉動對於戰爭本身的走向和結局,不會有任何影響,更多地是出於洩憤和任性。樓主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小學低年級時代,男同學之間的衝突,往往注意力不放在打架本身,轉而,去撕毀對方的作業本,或者砸爛對方的鉛筆盒。其實這樣的衝突,和劉承祐的性質沒有太大區別。

由此可見,劉承祐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能力,不會超過小學三年級。

應該來講,鄴城這座城市雄踞河北,本來就是後漢政權在軍事上屯紮在黃河以北的平原地區,拱衛黃河南岸的京城汴梁而設計的。所以我們換一個角度考慮,從鄴城出發,打到黃河南岸地區,這件事情幾乎沒有任何懸念。京城汴梁既無險可守,也無兵可派。憤怒的郭威,率領軍隊反戈一擊,由北向南層層推進,連戰連捷直逼首都(河南開封)。城破,郭威隨即進入京城。

進入京城的郭威,並沒有找到劉承祐,因為劉承祐帶著蘇逢吉逃跑了,逃跑的途中又被人殺掉。然而即便被劉承祐殺了全家,甚至包括襁褓嬰兒在內,但武裝進入京城的郭威,依然是那個有底線的人。郭威並沒有立即稱帝,也沒有對劉承祐的家人進行屠殺。與之相反,郭威首先想到的是穩定帝國局面。

要想穩定局面,郭威首先要請出德高望重的皇太后。

皇太后姓李氏,是劉知遠的原配夫人。在很多文學作品中,李太后又被稱為“李三娘”。民間俗語,說某個人“哭的跟李三娘似的”,其實說的就是李太后。五代那個年代,混社會不容易,誰要是道德水平高一點,往往就成為別人的待宰羔羊。因此五代的男人們多半沒有底線,那時候良知尚存的往往是女人。五代短短几十年,出了很多非常有名的賢內助。比如後梁朱溫的賢內助張惠,郭威的柴氏,劉知遠的遺孀李太后也是。

李太后年輕的時候,劉知遠因為家貧,到李太后家裡上門提親被李家拒絕。後來,惱羞成怒的劉知遠帶人去搶親,強娶了李太后。在劉知遠的整個征戰和後來的皇帝生涯中,李太后在背後的出謀劃策功不可沒,並且李太后希望劉知遠能夠善待人民,以換取民心的支持。劉知遠聽媳婦的話,執政的大方向上照方抓藥,對於當時的亂世來講彌足珍貴。李太后後來為劉知遠生了個兒子,就是這個有些任性和幼稚的劉承祐。

劉承祐的倒行逆施,李太后曾經苦苦勸諫,希望皇帝能夠刀下留人。但是最後,並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郭威進入汴梁城,第一時間請出李太后,希望她能夠協助穩定社會局面。

李太后盡職盡責,不負重託。

公元951年,郭威在澶州(河南濮陽)發動政變,部下給郭威黃袍加身。回到汴梁後的郭威,妥善安置了李太后,李太后後來得以善終。郭威從此正式登基稱帝,建立大周王朝,史稱後周太祖。

民間說,哭的跟李三娘似的 李三娘是誰?她跟黃袍加身有何關係?

-----------------

備註:本文是一本書的其中一個小節,整本書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國史》。欲知上下文,請關注“唐島漁夫”頭條號。更多最新內容,請關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的原帖——“打亂順序重讀中國歷史”,原貼已更新三十五萬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