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在老家蕲春,以前最鼎鼎大名的,就是生长过一种竹子,这种竹子,最大的特征,是竹节与其它所有竹子不同,与罗汉竹竹节有点相似,竹节呈斜向相交生长,看上去十分有规则和好看,这种竹子在古时候是专门用来编织竹席的。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用这竹子编织的竹席,古人称之为“簟”,据文献资料记载:蕲竹贵在作簟,色泽晶莹,有如琉璃、美玉,质地坚韧,劈蔑如丝,用于作簟,柔软如绵,折叠如布。热天,人睡在上面,既透凉,又爽汗;起身后,而迹经久不更。故在唐代就有许多文人写诗赞美它。韩愈诗曰:“蕲州竹簟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环奇。”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以前,大热天的时候,家中没有空调,天气特别炎热,有果有这种相当于空调的席子,人睡在上面,那自然是无比的舒服,肯定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当然,舒服是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这种席子有特殊的用途,非常的神奇,就是一旦人睡在上面,就会留下一个很清楚的痕迹,一个人睡就只有一个印迹,二个人睡了就有二个印迹,印迹清晰明显,久久不会消退。对着席子一看,就知道这张床上曾经睡过几个人。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正是因为这竹子编织的席子有这种特殊性,所以古人视此席为“贞操席”,许多名家大腕都写诗赞不绝口,出现了大批诗人文士咏赞蕲竹、蕲簟的诗文,如苏东坡的: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高楼睡起翠眉嚬,枕破斜红未肯匀。

玉腕半揎云碧袖,楼前知有断肠人。

新愁旧恨眉生绿,粉汗余香在蕲竹。

象床素手熨寒衣,烁烁风灯动华屋。

还有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等名家大腕的吟咏千古传诵,脍炙人口,构成了蕲竹、蕲簟的独特文化现象。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特别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当年,他得到在蕲州做官的友人郑君,送的一床蕲簟,如获至宝,高兴地赋诗曰:“蕲州竹簟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环奇。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体坚色泽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韩愈早就知道它的贵气,很想得到它,“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一朝得到了它,便“呼奴扫地展未了”,但见“光彩照耀惊童儿,青蝇倒翅蚤虱避。”人睡在上面,就有“肃肃疑有清飙吹,倒身甘寝百疾愈”之感。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寄蕲簟,与元稹写了一首诗云:“笛竹出蕲春,霜刀劈翠筠。织成双纹簟,寄与独眠人。捲作筒中信,舒为席上珍。滑如铺薤叶,冷似卧龙鳞,清润宜成露,鲜华不受尘。通州炎热地,此物最关身。”苏轼在《寄蕲簟与蒲传正》一诗中描绘说:“愿公静扫清香阁,卧听风漪声满塌,习习还从两腋生,请公乘此朝阊阖。”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正因为蕲竹簟的功效奇特,所以,唐朝就引来了那么多的文人墨客为之作诗,曹松有诗云:

角簟工夫已到头,夏来全占满林秋。

若言保惜归华屋,只合封题寄列侯。

学卷晓冰常怕绽,解铺寒水不教流。

蒲桃锦是潇湘底,曾得王孙价倍酬。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苏东坡妾王朝云

为此,这种称之“蕲簟”的席子,自唐至清代均被列为贡品,价值连城,或是作为当时一些高雅文人,达官显贵朋友间的高级赠品。在几个朝代、上下两千余年受到如此重视,说它是宝,当之不愧。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苏东坡妾王朝云

在明朝初年的时候,时任湖广按察使的河南仪封人王廷相,对蕲簟织成的艰辛也略知一二,王廷相没有写诗文赞美蕲簟,而是辑纂了当时流传甚广的一首民谣:

龙须作席光电电,暑眠不及蕲阳簟。凉如水,滑如藤,一簟几工能织成?官府取之只一声,有价无价谁敢争?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苏东坡妾王朝云

当时,这诗传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耳朵里,获知蕲州蕲簟的艰辛制作工艺,朱元璋为免却蕲州官员无故进贡蕲竹簟特此颁发了《却蕲州进簟谕》:

古者方物之贡,惟服令器用,故无耳目之娱玩好之。夫今所进竹簟,固为用物,但无命来献,恐下闻风争进奇巧,劳民伤财,自兹始矣。却之,仍命四方,非朝廷所需者,毋妄献。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李自成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为了编织一种席子而下诏,这的确是亘古未有之事,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这席子的火爆程度。后来,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造反的时候,认为导致这个朝廷腐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席子,后来,他“解放”到蕲州这里时,下令“屠蕲州伐尽蕲竹,搜括蕲簟”,我觉得,这些都与那些达官显贵推崇的高端消费品有关联。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张献忠

在今天看来,一种极其普通的竹席,在古时候,一千多年间,却能演绎得如此风生水起,甚至动用皇帝亲自下诏,这真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但仔细一琢磨,在那时的确是无以替代的高端消费品,因为,那些年代,能够养得起三妻四妾的人,最起码也是高官。而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也就是这些娇妻美妾的“贞洁”问题,而蕲簟这席子,一张床始终只能留下夫妻两人的印迹,要是有了三个印,自然就有了第三者,那麻烦事情就来了。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这种能保证众多妻妾贞洁的象征,考验妇女贞操的一个明证,自然也就显示出其不凡的价值,成了高端馈赠之佳品,只有这些有钱有势的人才有需求,而普通老百姓,天天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也就无关紧要了。

老家这竹编席子,古人皇上都推崇,验证女子贞洁,消失原因是这样

明朝灭亡

成语说,爱屋及乌。反过来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后来李自成,张献忠造反,最痛恨的,就是这些官老爷推崇备至的,能守住众多娇妻所谓贞洁的东西。于是,下令把这些全部作为“余毒”一举摧毁,使后来这种蕲竹簟少之又少,至今几乎灭迹。这也正应了一句老话,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象这种席子,太火爆了,物极必反,消失得自然也就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