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不夸张,一本救命的书——《胃靠养,肠靠清》

我在去年公司体检的时候查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我也没有太在意。直到几个月后,开始出现了各种奇怪的症状,有一次晚上吃饭后胃膨胀硬得像个球,我意识到不妙了,然后去医院做了一个碳14的吹气检查,才发现幽门螺杆菌超标了不止一点点。医生开了抗生素的药,叮嘱吃两个星期,停药后过一个月再复查。这些抗生素的药吃得很难受,好在两个星期后,不适的症状也都消失了,复查也显示正常了。然而——

我还是担心胃有啥问题,主动要求做了一个胃镜。我预约了又取消,取消了又约,约了又取消,从年前拖到了年后,反反复复拖了几次后才终于做了。胃镜的结果显示:非糜烂性慢性胃炎、胃动力不足。医生没有解释太多,反正就是又开了三盒药,吃吧。紧接着我好不容易杀了幽门螺杆菌后消停的胃又开始闹腾了,吃药的头几天翻江倒海难受到怀疑人生,在一天下午的跨国会议上,反胃想吐冒酸水,酸水冒到嘴里我已经不能说话,中途我去了两次洗手间,我不得不放弃会上的发言。这让我感到恐慌,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以我的肠胃自豪,几乎没有闹过脾气,冷热酸甜辣无论吃什么怎么吃都没有过不良反映。于是我停了药,第二个周一我又冲到南山医院的消化内科,还是那个波澜不惊的老头,他说——不舒服啊?没道理啊,这些都是中成药,刺激性很小的。那我给你把药的顺序换换,你再试试吧。

然后我去了以“不随便滥开药,医生服务态度好,挂号费巨贵”而闻名的港大医院。港大医院消化科的医生看了我之前的药解释,的确有些人会对这个药不耐受。然后医生重新给了我开了两种药,嘱咐我视自己身体情况,吃2~4个星期。临走时,我还是不甘心问了一个困惑了我N久没想明白的问题——医生,粗纤维的食物不是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吗,为什么慢性胃炎不能吃?医生说,那是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不是胃。吃多了留在胃里不容易消化就会增加胃的负担。哦,肠胃肠胃经常放在一起说,我都习惯把它们当作同一个器官了。

对比南山医院和港大医院的药。南山医院开了三盒药,一天一共要吃13颗。港大医院的医生开了两盒药,一天一共只吃4颗。用药上剂量少了很多但是感觉更准了(凭直觉)。港大医院的药,吃了没有任何不舒服,胃也终于消停下来了。至此折腾了这么久,感觉胃真的是一个出了问题极其难搞的地方,在没有毛病之前,我几乎感觉不到它在自己身体里的存在。我想对它多了解一点。

然后我就读到了这本书——《胃靠养,肠靠清》。

书评:不夸张,一本救命的书——《胃靠养,肠靠清》

作者也是8月份的处女座

特点一:用案例来解释病情

书评:不夸张,一本救命的书——《胃靠养,肠靠清》

这本书从一个苹果变一堆便便的图例开始,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一个个案例,环环相扣,有情节有过程,这不是一本从分门别类的概念入手的教科书,而是从患者和症状开始,到最后疗愈。从中了解了消化科医生对病情的诊断过程,这是这本书的特别之处。

书评:不夸张,一本救命的书——《胃靠养,肠靠清》

书中的案例

书里不仅列举了各种案例,更以深层博大的情怀去理解不良饮食习惯背后的成因,面对执着吃剩饭剩菜的姑姑,文中说到:

时代在他们一辈身上的烙印,经历了太多苦难和贫穷,挨过饿的人怕再挨饿,所以每顿饭要过剩才能满足,并且也不能忍受把剩饭倒掉。有了疾病以后,又寄希望于昂贵和功效被夸大的保健品。用容易理解的比喻给老人解释剩菜:反复加热的菜,早就没有营养了,吃进去,肠胃还需要消化,相当于机器在空转,没有产生任何效果。

在提到在坦桑尼亚工作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阿福,面对这个精神压力起主导作用的疾病,作者医生建议他:保持放松的心态。充分利用年假去看看坦桑尼亚美丽的自然风光。工作即使完不成任务,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缺了他,地球照样转,天也塌不下来。说到这,作者还举了《资治通鉴》里的一个三国故事,孙权被曹军压境肚子绞痛想上厕所结果被鲁肃拦截劝了几句心情大好,然后也没那么想上厕所了。

这些案例读起来感觉特别有人性,每个案例都分析得那么透彻,而不由得感叹我们在医院就诊的时候,面临流水线式的对待,例行的填诊断开药,没有太多仔细的问诊和交代,这也是目前的医疗体制下的无奈,就像本书作者说的:

这就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这种差距,让我每天倍受煎熬,因此作者通过写书来弥补诊疗“走马观花”的不足。所以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除了及时的就医,遵医嘱吃药,自己也需要去学习,了解疾病发生的原理,在这个知识越来越开源的时代,只要自己想学,没有学不到的东西。

特点二:中医和西医的理念相结合

书评:不夸张,一本救命的书——《胃靠养,肠靠清》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医出生的消化科医生,他在诊断中运用了很多中医的理论和药物,但是他的诊断里不全是中医,还有很多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对于一些抽象概念,运用西医的辩证思想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解释得生动易懂。比如”上火“,把火比喻为身体里一股正常的力量,只有在失去制约的时候才会造成病症。就像大自然的火,可以拿来取暖做饭,同时也会发生火灾造成灾难。而”上火“可以理解为身体免疫系统与病原体对抗的过程,如果这个激烈交锋的过程中病原体被清除了,就不会生病”上火“,否则上火愈演愈烈。这个交锋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地方,如果战场在嘴里,那战败的后果就是急性口腔溃疡。

书评:不夸张,一本救命的书——《胃靠养,肠靠清》

某急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病理分析

胃肠的疾病有那么多种,以前没有搞清楚过它们的区别。胃酸有多酸,山西老陈醋的PH值是2.5~3,而胃酸的PH值是0.9~1.5,其主要成分就是盐酸。如果它脱离了有黏膜保护屏障的胃,反流到了食管就会腐蚀食管黏膜——胃食管反流。如果胃黏膜遭到破坏,胃失去保护,胃酸开始腐蚀消化自己那就是——胃溃疡,神经递质等影响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十二指肠溃疡,……了解了这些病理真相,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把握,对健康生活才有了更加清晰的追求。

书评:不夸张,一本救命的书——《胃靠养,肠靠清》

消化道的形象比喻

特点三:阐述了疾病与情绪

作者说——心情对于疾病的影响,是难以评估的,但却又是真实存在的。开心地吸口烟,也比郁闷地吃饭好。

第二句话几乎是瞬间摧毁了我的信念。我们平常大部分人也许太低估心情对于身体的影响了。在追求正确与真理的路上,如果承受了太多压力、强迫性的执念、紧张……依然还是活在自我责备与苛求里,那真的还不如畅快地吸一口烟来得痛快。这句话给了我醍醐灌顶的一击,以至于我还在回味自省。饮食、运动、睡眠、心情,健康的四大基石,的确缺一不可。

听佛乐能改善胃食管反流病,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就像音乐可以让人兴奋激动或悲伤一样,佛乐能让人心情舒缓,改善反流。而多看看娱乐笑话、幽默短剧,开怀大笑的同时,也能让慢性胃炎好转。书中建议:不要把一天的工作排得太满,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听听音乐,做做户外运动,多出去走走,眼界开阔了,心胸也就开阔了,才不会为了眼前一点小事情着急上火,才能远离慢性胃炎的困扰。

孩子消化不良与家长喂养压力的——我见到的最主要的病因就是家长对孩子要求、干涉太多,孩子总处于高压状态,导致身体的激素分泌失调,影响胃肠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这个原因比较隐匿,但是在我得门诊中很多都是这个原因。

关于疾病与命运,书中说到——

成长必定经历疾病,就像人生一定会有苦难,不要总想着赶快过去。这是上天注定的经历,体会这个过程,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在门诊中经常遇到愁苦的患者,辗转多年,却无法痊愈,这种痛苦难以表达。这时我不得不说,其实疾病就是我们的命运。许多疾病就是命中注定的,一方面是我们的基因(中医讲的体质)来自爹妈的馈赠,我们无法改变;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习惯和心态,潜移默化中注定了我们会和某些疾病结缘。而与疾病相处,则是命运给我们的“修炼”。

在谈到是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都需要杀——

很多健康的长寿老人,身体里会有胆囊息肉、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等,他们就带着这些小毛病健康平安地过了一辈子;也有很多人带着幽门螺杆菌生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发展出什么严重的疾病。

这段话如果我是第一次读到,可能会觉得意外难懂。但是最近在读的《破碎重生》这本心理探寻的书里,我读到了极其相似的观点,所以当我看到这段话时,我多了理解和感悟,这让我放下了一些对身体完美的执念与焦虑。

后序:看书学习得到了什么

书评:不夸张,一本救命的书——《胃靠养,肠靠清》

我若不是胃镜诊断有问题,我也不会来看书学习胃肠的问题。发生了问题,化问题为学习的动力,用学习来解决痛点。医院医生的只言片语往往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焦虑和不安,但系统的学习能看到更完整的真相,这就是从书里面得到的慰藉。再用书中的一段话共勉——

健康与养生,不在于食用包装精美的保健品以及莫须有的补品,真正能起到保健作用的,就是自然赐的食物、平和的内心、以及适度的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