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 机构调研纪要

本次活动是由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大集团”)负责组织的媒体开放日活动,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董事会秘书徐茜和生育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彭智宇代表上市公司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就外界关注的相关话题与媒体进行了面对面深入交流。

一、生育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彭智宇发言

1、对外发布了关于深圳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项目的成果报告

据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监测数据,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以及高龄产妇的增加,2011-2017年深圳唐氏综合征总发生率由2011年的4.70/万上升为2017年的11.64/万,但在全市各级医疗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有效干预,2011-2017年全市唐氏儿的活产率从2011年的2.36/万下降到2017年的0.84/万。截至2017年12月31日,华大基因累计为深圳市312,582位孕妇提供该服务,效果显著。

在深圳市卫计委及各级医院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深圳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TP)人群覆盖度约为70%,在该年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在首位,在实际应用中建立起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深圳实践”,为基因科技惠及全体孕妇建立了良好的典范,并创下四个全国第一:第一个纳入发改委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补贴;第一个纳入生育保险;第一个作为孕妇常规筛查项目写入《深圳市母婴保健手册》;第一个列入民生全覆盖项目。

NIPT纳入到深圳市公卫项目不仅增加了民众福祉,也带来了大数据研究的机遇。彭智宇强调:“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没有超范围使用,应该被普及。我们希望将深圳的实践经验推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怀孕妈妈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这本身也符合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内在气质。”

2、针对近来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回应

对目前外界热议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做出了全面解读,向大家科普了产前基因检测现作为一种近似于诊断水平的产前筛查新技术,检测仅针对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3种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截至2018年5月31日,华大基因为全球313万余名孕妇提供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约1.9万孕妇因该项技术提早发现了胎儿21、18、13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并采取了预防措施。

二、董事会秘书徐茜发言

1、公司股价的回应

公司的股价受大环境、宏观经济、投资者预期,包括媒体文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相关报道出来以后,公司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从专业角度解释了部分媒体对无创基因检测技术的误解,接下来我们在官网和官微上发布了华大基因致孕妈妈的一封信,消除大众对检测的担忧。除此之外,为了稳定大家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公司高管、董事监事、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核心团队也发布了增持计划,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1.9亿人民币,管理层、核心员工,把自己的身家投入到公司股票中,与广大投资者共同进退,也充分反应出公司管理团队对华大基因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我们也将继续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愿景扎实经营公司业务,努力提升公司业绩。

2、湖南检测案例的回应

回答这个问题,分三个层次,先辨是非,再分对错,然后谈关怀。最近的新闻报道里频繁出现“华大漏检”,首先这个说法不正确,具有强烈误导性,湖南案例不是漏检,而是不在公司检测范围内,华大基因为湖南案例所提供的服务是合格的,检测范围内的结果是正确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分责任对错。

为什么受检者家属会出现过激的情绪反应?这背后可能存在很多原因,我们理解家属的心情,关心则乱,但人艰不拆,我们不想做过多的陈述,也无意深究责任对错,相信大家自会分辨。所谓赔偿是建立在过错的基础上,本案例,无过错,自然不存在赔偿。即使没有检测责任,我们依然愿意肩负社会责任,给予人道主义关怀,事件发生后,华大第一时间与家属联系,包括探望宝宝,安抚家属情绪,给与后续治疗建议。

最近受检者家属收到多位媒体朋友的电话或登门拜访,过度关注对受检者和家人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也不利于宝宝的康复休息,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可以给这个家庭多一些空间和包容。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希望可以推动社会各界,包括医疗机构、保险机构、慈善机构和政府部门一起群策群力,共同关爱帮助不幸的家庭。

华大基因 机构调研纪要

华大基因 机构调研纪要

华大基因 机构调研纪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