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

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

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

为着力提升合作社带头人能力素养,促进合作社规范运行与创新发展,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启动了2018年度“聚力强社”合作社领军带头人培育计划,遴选了33家农民合作社作为培育对象。这33家合作社各具发展特色与服务特点,不少合作社在业界已小有名气。本刊从第6期起,对2018年度“聚力强社”合作社的典型人物故事进行深入聚焦和宣传报道,以飨读者。

“聚力强社”合作社系列报道三十三

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

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才旦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才旦养殖小区中,一排排养殖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小区院内干净整洁,羊群自在地进食;附近的天然牧场中,一群群白牦牛有的低头啃着青草,有的悠闲散步……

理事长王国珍表示,オ旦养殖小区位于天祝县石门镇石门村石坡组,以前这里的路是坑坑洼洼的,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周围的人也少,自从发展起养殖业,才出现了新变化。

发展规模养殖突破增收“瓶颈”

王国珍是藏族人,才旦养殖合作社的领头人,也是石门镇的养殖大户,在当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土专家”“田秀才”。王国珍的养殖水平在石门村乃至整个石门镇都算是比较高的,但他认为,养殖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因此,2014年他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报名,参加了畜牧专业的大专学历班学习。目前,王国珍已经成功拿到了毕业证。

王国珍表示,学习让他获得了不少专业知识。因此,自2016年开始,合作社先后引进了一些新的项目进行尝试摸索,现在看来这些项目的效益还算不错。

王国珍从小就跟随父辈养殖。河西绒山羊原产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北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及周边的酒泉、张掖等地,养殖历史已经有几百年,产区少数民族以羊肉、羊奶和羊绒为主要生产资料。河西线山羊能在高山悬崖峭壁中采食牧草,一年四季都是放牧养殖方式,早晨放出,让其自由采食,晚上将其赶回羊圈后,进行一次补饲,饲料一般为当地的燕麦草,营养丰富。

2008年,王国珍家的养羊规模将近300只,但每年收入也就3万多元,而且这个养殖数量已经达养殖的饱和状态,成为增收无法逾越的“瓶颈”。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王国珍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科学知识。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通过学习,王国珍认识到了传统养殖技术的不足:第一,没有养殖大棚,冬天太冷,夏天太热;第二,饲草料没有进行科学营养搭配,常年发生拉稀、流产、死亡,山羊生长速度慢、出栏体重低、绒产量低:第三,没有防疫措施,如遇到传染病会大量死亡。

针对这些问题,王国珍于2008年建成一座规模养殖小区,采用科学养殖方式,养殖效显著提升,在投产1年4个多月时间里就收入了近5万元。这让王国珍认识到,暖棚养殖比传统养殖效益高。由此,他联想到当地牧民面临着和自已一样的增收困境,希望和他们一起发展。于是2009年,王国珍联合当地几名养殖大户,成立了天祝藏族自治县才旦养殖专业合作社。

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

成员人股合作社享受优质服务

合作社成立后,确定的主要经营范围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成员及同类生产经营者的牛、羊(种畜除外),提供相关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等。

王国珍的养殖经验丰富,技术也过硬,以前有些牧民在养殖方面遇到问题都向他请教。合作社成立后,指导其他农户养殖更成为他的一种责任,因此他服务牧民更加尽心尽力。2013年,王国珍通过天祝县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考试,成为了天祝县石门镇石门村的农技员,周边的26户养殖大户成为他服务的重点对象,这些大户养殖规模都在200只以上。此外,周边村组甚至全镇的养殖户都成为他服务的对象,只要有人在养殖中遇到技术问题,他都会积极帮助。

目前,合作社成员已达120多户,成员最少出资10元就可以入股合作社。其实,这只是合作社象征性的收费,因为只要入了股,成员就可以享受到合作社的服务,包括品种改良、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统一购买饲料、统一出售羔羊、统一出售羊毛、保护价格收购等。

2012年到2013年,王国珍又相继建成2座养殖小区,小区的养殖暖棚达36座,总面积3800平方米,养殖规模达1000多只。依靠3个养殖小区,王国珍连年实现纯收入20万元以上。2014年,王国珍被评为武威市设施农业养殖能手,合作社也被认定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

引进新项目拓展增收渠道

合作社还养殖白牦牛、甘肃高山细毛羊、藏羊,养殖规模为1000多头。

合作社选择养殖白牦牛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天祝县是世界白牦牛的产地。白牦牛是牦牛品种中十分珍稀的地方类种群,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重点保护禽畜资源品种。牦牛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并且无任何人为污染的高寒环境中,半野生的自然饲牧方式和高原特有的天然饲草资源,造就了其肉质细媺、营养丰富、低脂肪的品质。天祝境内800多万亩美丽如画的草原分布在海拔2300米——3500米的高山高原上,是理想的牧场和极佳的旅游基地。班固撰写的《汉书》就有记载,称此地“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牧为天下晓”。

王国珍说,以前到了8月、9月,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牧场上的草会逐渐减少干枯,就要把自牦牛卖掉。但这个时候由于卖得较多,而且需求量也不是高峰期,价格一般在35元/斤。

2016年,王国珍引入了新的销售方式。到了9月份后,卖掉一部分白牦牛,而另一部分继续养着并进行育肥,直到来年1月、2月春节期间再销售,这时候不仅价格高,能卖到45元/斤,而且需求旺盛,合作社的产品卖得也更好。

王国珍说,其实合作社养殖的白牦牛并不愁销路,在他们的省城兰州本地就全部“消化”了。

他解释说,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草原实施了禁牧政策,合作社在原有3万多亩的牧场基础上,退出了1万多亩草场,以后不再发展新的牧场了,而且以前放牧的草场50%都要退牧还草,牲畜需要出售或转移到保护区外舍饲养殖。幸好合作社现有的牧场不在退牧还草核心区,但合作社的养殖区域不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只能保持在现有水平,所以养殖的白牦牛也只能保持现有数量。

为了拓展增收渠道,2016年合作社尝试进入了新的领域。看着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加上石门村区位优势明显,合作社就顺势建起了农家院“藏家乐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宁静安逸的乡村环境,使“家乐园”极具特色,得到了到此观光旅游的市民的喜爱。

王国珍说,目前乐园的规模还不大,住宿床位为50个,到了7月、8月旅游旺季,超过了住宿床位,合作社会与周边农户合作,让一些游客住到周边农户的家里。

此外,2017年合作社还进入了电子商务领域,不仅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还开了自己的网店。

王国珍表示,这些新鲜事物自己不是很了解,主要由年轻人来管理和经营。以后合作社还会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引进新的项目,实现多渠道增收,这样才能让牧民真正走上致富道路。

相关阅读:

2017合作社年会节目直播回放(4)|藏族舞蹈:《雪山姑娘》

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
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
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

聚力强社|王国珍:发展养殖业 走出致富路(组图)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