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如何求生存:学一学红楼梦里的小红吧

退役军人,不管是来自陆军、海军,还是空军、火箭军,复员转业到地方后,都面临着一个二次就业,重新上岗,突破逆境的问题。

退役军人如何求生存:学一学红楼梦里的小红吧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先来看一段红楼梦中的故事。

01

退役军人如何求生存:学一学红楼梦里的小红吧

《红楼梦》里所涉及的人物有近千人,其中有名有姓的有700多人,有生动故事情节的有100多人。

在这众多人物中,有一个不怎么起眼但却很重要的人物:林红玉(后来因和宝玉的名字犯冲,被改名叫小红)。

这个人物虽小,但作者曹雪芹是很下了一番笔墨,很寄予了一番寓意的。

在《红楼梦》中,名字里含有“玉”的一共只有四个人:贾宝玉、林黛玉、妙玉,然后就是林红玉。

由此可见,林红玉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意义。

那么,这位渺小而又卑微的丫环,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她的过人之处,就是懂得并善于在夹缝里求生存,在逆境中图发展。

02

小红原本是宝玉房中的三等粗使丫环。

在大观园这个小社会里,丫环也是有严格等级的,三等丫环连端茶倒水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宝玉对她并不熟悉。

以至于当独具慧眼的王熙凤将她从宝玉房中挖走的时候,宝玉连想都不想,就随口答应——

宝玉道:“我屋里的人也多的很,姐姐喜欢谁,只管叫了来,何必问我?”

凤姐笑道:“既这么着,我就叫人带他去了。”

宝玉道:“只管带去罢。” 。

小红换工作的这件事虽然在宝玉这里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她自己来说,却是夹缝里求生存,在逆境中图发展,主动改变自己命运的最重要一步。

03

小红成为宝玉房中的丫环,实属偶然。

她原本只是在大观园的怡红院里当差,也就是看看园子,打扫打扫卫生。

但是后来,元妃省亲完了之后,宝玉和众姐妹搬到大观园中来住,而她所在的怡红院又恰恰被贾宝玉给挑中了。

就这样,她就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宝玉房中的丫鬟。

对小红来说,这个处境有些尴尬。

因为,相比与那些跟了宝玉多年的丫鬟们来说,在这里,她只是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大家包括怡红院的最高领导宝玉,都不认识她、熟悉她。

而且,她还夹在宝玉身边众多伶牙利爪的丫鬟中间。

如此看来,小红似乎永无出头之日,只能永远当一个三等丫鬟了。

但是,身在夹缝中,身处逆境里的小红,却从来没有放弃。

她没有抱怨,没有嗟叹,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夹缝中生存,在逆境中图发展。

她要生存、要发展的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

那就是,想办法接近怡红院的最高领导人:宝玉。

这是她改变命运的唯一指望。

04

皇天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天,贾宝玉从外面回来,刚巧赶上身边常用的几个丫鬟们有事都不在。宝玉想要喝口茶,叫了好几声,结果却只叫出来了几个老婆子。

宝玉连忙摆手让她们退下去,正准备自己倒茶。

这个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温柔的声音:“二爷,看烫了手,等我倒罢。”

宝玉但见一个眼生的小丫头一面说,一面走上来,将碗接过去。

宝玉打量着眼前这个丫头,衣服半新不旧,头发倒是乌黑亮丽,容长脸面,细挑身材,十分俏丽甜净,不知不觉间勾起了和她说几句话的兴趣。

“你也是我屋里的人吗?”

“是。”

“既是这屋里的,我怎么不认得?”

那丫头听说,便冷笑一声道:“爷不认得的也多呢!岂止我一个?从来我又不递茶水,拿东西,眼面前儿的一件也做不着,那里认得呢?”

宝玉又问,“你为什么不做眼面前儿的呢?”

宝玉的这个问题,暴露出,作为怡红院的最高领导,他起码有两点工作不到位:

第一,不知道自己手底下到底有几个丫鬟,更不用说人尽其才了。

第二点:不知道自己手底下丫鬟们明争暗斗勾心斗角到了何等地步——就连端茶倒水这等事都不是人人有资格做的。

在他贾宝玉的屋里,像递茶水、拿东西这些能接触到最高领导的事情,只有得宠的一等丫头才能够做得。其他人想都不要想。其他人要是想了,那就是不懂规矩,是犯了丫鬟这个“职场”的大忌!

小红敢于上来给宝玉倒茶,这算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属于僭越、越权。

换作一般的三等丫鬟是不敢这么做的。但小红不是一般的丫头,她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丫头,一个想在夹缝里求生存,逆境中图发展,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丫头。

05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她刚迈出了半步,就给自己惹来了大麻烦。

前面已经说过了小红的“职场”生态环境:

其一,宝玉身边的丫头们,都是伶牙利爪的小妖精;

其二,小红作为一个三等丫头,是没有资格,也不配给最高领导宝玉倒茶的。

那么,小红想改变环境而做了僭越之事,必然就会触到霉头,受到惩罚。

正在宝玉和小红说话的当口,秋纹、碧痕两个丫头,嘻嘻哈哈的共提着一桶水回来了。小红看到了,连忙迎上去接着。

这两个丫鬟一看是小红,心里有些诧异。

等到进屋再一看,屋里只有主子贾宝玉一个,两人的心态就要爆炸了。

她们两个气势汹汹地冲到小红这些“三等丫头”们的房间,理直气壮地问:“你丫刚才在屋里干嘛呢!”

不等小红解释,便破口大骂:“没脸面的下流东西!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

一个冷嘲,“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拿东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就完了。”

一个热讽,“这么说,还不如我们散了,单让他在这屋里呢。”

小红听着这些不堪入耳的话,一句话也没回。

这件事令她看到了现实的残酷:当一个人努力往上爬的时候,身边总会有人试图把你强行拉下来。因为蛋糕就那么大,利益就那么多,你的得宠、得志,那就是另一部分人的失宠和失落。

好在小红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丫鬟,她既没有和她们一般见识,也没有在打击面前退缩。

所以当好朋友佳蕙劝她时,她淡然地说道:“也犯不着气他们。俗语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小红心中自有丘壑,这一次失败了不要紧,犯不着和她们生气,因为她还可以等待并抓住命运给她安排的下一个机会。

06

退役军人如何求生存:学一学红楼梦里的小红吧

果然,机会又再一次垂青了她,也被她这个有准备的人牢牢地抓住。

一天,凤姐来到大观园,身边没有带自己的丫鬟,碰巧又有事情要处理。她在山坡上招了招手。

当时,香菱、臻儿、司棋、侍书等一干人都在,但都没有看到,或是看到了也没有反应过来。

唯有小红看见了之后,连忙弃了众人,跑至凤姐跟前。

有人会说,这个小红也太势利了吧,为了跪舔凤姐,人家一招手,就屁颠屁颠迎了上去!

但没有办法,这是夹缝中人,逆境中人,必须抓住的机会。

也只有,有理想有抱负的小红,懂得并能够抓住这个机会。

知道自己要什么,在机会降临的时候,能够勇敢而果决地去迎接——这是突破逆境的唯一办法。

小红勇敢地冲上去,得到的是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得到的是凤姐的赏识。

凤姐不但赏识她,而且还认她作干女儿,还把她调到了自己的身边。

当然,凤姐赏识她,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勇气和眼色,更多的是因为她的能力。

她先是帮凤姐向平儿传达了两件事,在完成这个任务向凤姐反馈任务完成情况的时候又顺便帮平儿向凤姐汇报了四、五件事。

这四、五件事有条不紊,这个“奶奶”,那个“奶奶”,旁边的李纨听了头都大了,但她却能一件不差、简明扼要、有条不紊地汇报清楚,而且让领导听得明明白白。

一个三等丫鬟,能够如此聪明伶俐,难怪凤姐听了就稀罕。

然而,在领导那里讨到好处之后,在同事那里一般就看不到什么好脸色了。

小红在完成任务回去的路上,“撞见”了一堆同事:晴雯、绮霞、碧痕、秋纹、麝月、侍书、入画、莺儿……并且,她们对“擅离职守”的小红,发动了一轮车轮战。

晴雯: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弄,就在外头逛!

小红:昨儿二爷说了:今儿不用浇花儿,过一日浇一回。我喂雀儿的时候儿,你还睡觉呢。

碧痕道:茶炉子呢?

小红:今儿不该我的班儿,有茶没茶,别问我。

绮霞:你听听他的嘴。你们别说了,让他逛罢!

小红:你们再问问,我逛了没逛?二奶奶才使唤我说话取东西去。说着,小红将荷包举给她们看。

一群人于是连一个字儿都说不出来,悻悻而去。

在这场“舌战群儒”中,小红表现不卑不亢,举止得当,进退有度,打了非常漂亮的一仗,颇有大将风范。

07

退役军人如何求生存:学一学红楼梦里的小红吧

到这里,小红就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从夹缝和逆境中走了出来:从宝玉身边的一个三等丫鬟,一跃成为凤姐的干女儿、得力干将。

在荣府大内总管凤姐的身边,迎接她的将是与三等粗使丫鬟大不一样的人生。

她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更改了自己的命运轨迹。这个命运轨迹的改变,对小红来说,意义重大。

因为她不仅远远地将曾经同在大观园中做丫鬟的那些同事们甩在了身后,而且也将更有能力去把握她的爱情——她同贾芸的爱情。

虽然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再也没有关于小红的任何消息。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根据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描写以及各个版本的批注,推测到后面的故事:

小红和贾芸有情人终成眷属,恢复了自由身,建立起幸福的家庭,再也不是贾家的仆人。而且,他们夫妻二人在贾家落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帮助熙凤,救出巧姐,进一步展现出自己超众的能力。

08

退役军人如何求生存:学一学红楼梦里的小红吧

小红的故事说了这么长,那么回到主题:退役军人如何图生存。

其实,作为退役军人,从某些方面来讲,命运和当初的小红何其相似:新来乍到一个单位,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既不认识领导,也不熟悉同事,无人赏识,纵有满腹才华、通天本事,也无处施展。

而这个时候,所要做的,也就应该如小红那般,懂得自己要的是什么,绝不自暴自弃,绝不因碰了一两次南墙就灰心丧气。而是应该默默积蓄自己的能量,敏锐把握属于自己的机会,勇敢地去展现自己的本领。

同时,在这走出夹缝、突破逆境的过程中,还要像聪明的小红那样,坦然面对世俗的眼光,淡然迎接众人的讥笑或者冷嘲热讽,悄然化解那股把你往泥坑里踩踏的力量。

同时,更要知道,多说徒劳,对抗无益,在你走出夹缝,突破逆境之前,最好紧紧闭上自己的嘴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