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李江 摄

这是两千年历史铸就的悠悠古城,

三个王国兴衰更迭;

这是云贵高原最丰饶的鱼米之乡,

山水文章流传千古。

700平方公里土地上,山不高,但气韵不凡;城虽小,却通江达海。厚重的文化蕴积,灵秀的湖光山影,滋养出一方历史文化名城——礼乐名邦·通海。

看看这个融合了浓郁地方特色与人文内涵的艺术盛宴,

嘘!快坐好,精彩的演出马上开始……

通海高台是流行于通海汉族中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在玉溪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有着幽远绵长、绚丽缤纷的生命力。

据《通海县志》记载:通海高台明代从江南传入,清代中期兴起,到民国时期,通海县分别有县城、河西、七街、杨广四个高台会。通海高台是可移动的舞台艺术,是一个戏剧或故事的浓缩体。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通海高台历史悠久,从明末清初到现在已有400多年历史。如今仍保存完整,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2009年,通海高台艺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高台表现形式为:在一个架子和一根不规则铁杆上,反映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内容人物,并装点成为山水、楼台亭阁、动物、花草,以及日月星辰、云雾波涛等的主体艺术,此中包含了雕塑、绘画、戏剧和武术杂剧的艺术。而且在一个架子铁杆上呈现了用小孩(四至七岁)扮演一个故事中三至六人的角色,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艺术的效果。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通海高台目前只有七街还保存传承人。七街社区因为社会民众的参与和历届领导的重视,加上有一批热爱“高台”艺术并且有奉献精神的民间艺人,使得七街的“高台”艺术保存了一批传承人并且发扬光大。

《吊打王道灵》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黛玉葬花》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四街镇七街社区的“高台”以“神、奇、险、秀”而著称,在云南省是绝无仅有的地方民间艺术,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生命。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七街社区的高台曾参加中国民间艺术节第六届、第七届全国邀请赛,并两次夺得冠军,多次到省内外参加展演,并于2006年、2008年代表云南省参加广州民俗民间飘色展演,分别荣获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台阁)艺术展演银奖和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09年、2011年,分别列为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4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海高台”七街传习馆挂牌成立。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通海高台”现有传承人8名,2007年6月,高台负责人公孙馨被省文化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2年12月,被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被云南省民宗委命名为“云南省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同年,公孙辉被命名为省级高台制作传承人,杨丽琼、赵永乔为市级高台制作传承人,常金焕等4人被命名为第四批县级传承人。

通海高台 一场民间的艺术盛宴

高台负责人公孙馨

传承人简介

公孙馨:

男,汉族,1949年出生,通海县四街镇七街村一组人。省、市、县文艺家协会会员,高台制作国家级传承人。公孙馨师从杨绍棠、旃品清,其设计制作的高台造型美观、形象生动、独具匠心,先后设计出了一些展现历史故事的艺术造型,如《黛玉葬花》、《十字坡》、《文王访贤》、《醉写黑蛮》、《精忠报国》等,以及反映新时代主题的作品,如《杞湖欢歌》、《喜庆回归》、《巨龙腾飞》等。

公孙辉:

男,汉族,1954年6月12日出生,小学文化,通海县四街镇七街村五组人,七街村高台会会员,高台制作省级传承人。从小喜爱文艺,能单独完成高台的装裱、篾扎项目。

杨丽琼:

女,汉族,1956年6月出生,初中文化,通海县四街镇七街村五组人,七街村高台会会员,高台制作市级传承人。能单独设计高台中的人物造型、服装、相貌特征等。

“表演”已经结束啦,你还意犹未尽吗?

那么,明天大年初一,

记得来通海,

看一场高台艺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