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或成新潮流!拼多多造血式扶貧縮短城鄉距離

拼多多即將赴美上市的消息如同一道驚雷,徹底震碎電商市場原有格局!人們這才發現,“黑馬”拼多多,已經打開廣闊的農村電商市場。

一直以來,電商平臺對於城市總是過分偏愛,而偏遠的十八線小城和農村則是被排除在外的,在拼多多之前,大量農村人並不知道可以通過網絡購物、售貨。

所以城裡人總是買不到新鮮便宜的農產品,村裡人總是眼睜睜看著蔬果爛一地。拼多多出現後,這種痛心的日子,終於一去不復返!

歸園田居或成新潮流!拼多多造血式扶貧縮短城鄉距離

拼多多用裂變模式帶動3億用戶一邊拼單,一邊扶貧,僅在去年一年,拼多多就幫助農民賣出183.4萬噸農貨,堆起來能放滿3萬節車廂,什麼概念呢?就是車廂足夠從北京排到上海!

藉助社交力量,拼多多向公眾展示了新電商的正確打開方式,通過消費者自發分享,2017年拼多多共催生9億多扶貧訂單,覆蓋全國90%的國家級貧困縣,為380萬農民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

歸園田居或成新潮流!拼多多造血式扶貧縮短城鄉距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往的“輸血式”扶貧只能解一時之急,一旦捐款用完,貧困的帽子仍會回到農民頭上,而拼多多想了一招,培育大量青年弄人返鄉創業,從而孵化出“以果感恩”、“聚果生鮮”等一批農貨“拼品牌”,從此,互聯網+農業的東風吹到了農村!

以果感恩的創始人張銀傑,通過拼多多平臺幫助鄉親們解決了600萬斤香梨的銷售難題,並且帶動新疆、河南農民走上農貨標準化、品牌化道路;陝西小夥劉宇在聚果生鮮上,一週賣掉了1.5萬斤“鄭爺爺的梨”,當地村民紛紛跟著學習、受益。

今年4月,拼多多發起了“一起拼農貨”項目,一天時間就幫助河南中牟賣掉33.64萬斤大蒜,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大蒜價格僅是超市的四分之一,而當地農民也增收百萬,個個臉上都笑開了花。

歸園田居或成新潮流!拼多多造血式扶貧縮短城鄉距離

雙贏的秘訣在於,拼多多將原本冗長複雜的供應鏈壓縮到了最短,想想看,本來農民和消費者需要經歷的二道販子、三道販子乃至N道販子的加價環節,現在都消失了,流通成本減少,價格自然就降下來了。

更重要的是,通過刪減交易鏈,田裡的農貨能夠直通消費者餐桌,新鮮程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簡直一舉多得!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也是電商奇蹟誕生之地。將農村和電商結合起來也是各電商平臺在做的事。作為新電商模式的創立者和引領者,拼多多正在改寫行業規則,比如簡化鏈條,縮短距離;拼就爆款,降低成本;反向指導,提升效率,每一項都是造福農民和消費者的長久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