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专家观点|着力五个点,切实实现青海全域旅游

坐拥独特而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青海,如何破题全域生态旅游?如何促进绿色生态转为富民资源?近日,来自各行业、各领域长期研究旅游业发展的专家学者,以前瞻的眼光、全新的视角、辩证的思维,共商青海生态旅游大计,共话全域旅游发展,为青海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疏经通络——

当前,我省旅游业面临着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契机。如何真正实现全域旅游?青海需要做到五点。

第一,做亮点。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是有人来旅游消费,全域旅游需要更多人来更全面地旅游消费。我省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全域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生态示范区创建为引领,积极探索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径,寻求高品质的旅游景区景点、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有趣的节庆活动、令人称道的美食、住宿、服务等等。总之,做全域旅游,需要从亮点突破,吸引游客来消费,通过服务来留客,引导游客深度体验。舍弃亮点去做全域,就会全面平庸,最后无旅游可言。

第二,通经络。发展全域旅游需要构建便利化的网络体系。即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交通网络和管理网络。交通经络,既要让游客感到舒适便捷,又要让游客感到轻松惬意自由。因此,交通网络需要遵循“延伸、拓宽、连接、提升”的发展思路,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努力解决“断头路”和“最后一公里”交通瓶颈,让每个区域都有机会分享到旅游产业红利,细品区域的风土人情。管理经络,是解决与旅游相关的综合管理问题,尤其是解决开发权、管理权、执法权等问题。需要全面强化依法治旅,彻底摒弃以往“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管不了”的思想。以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旅游诚信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推动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向好发展。

第三,整脸面。全域旅游依托的是旅游大环境,整脸面就是整理的旅游大环境。其分硬软两方面。硬的脸面,是区域环境卫生问题,一个区域环境脏乱差的地方,让人望而生畏,本地人都想逃,谈何吸引外地人来?需要依托“厕所革命”解决景区内外两张皮的问题,做到景区内外都整洁美观。软的脸面,是区域形象与口碑。要在提升“大美青海”品牌形象的基础上,树立鲜明的区域形象,让游客知道区域特色,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为游客留下良好的口碑,让游客来了还想来,自己来了还带人来。这样才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大环境。

第四,精服务。目前旅游服务质量广为诟病,坑客宰客新闻屡见不鲜。服务质量做不好,游客留不住,就做不到全域旅游。精服务,不仅是服务要做好,不让游客受委屈,还要做细,根据游客喜好与特点,做到深入人心的精细化服务。游客外出,既希望看到惊艳的风景,更希望能得到惊喜的服务。服务不仅是旅游部门的事情,是区域内全民全部门的事情,要人人争做区域旅游形象大使,人人都是金牌服务员,让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让游客满意,都成为区域品牌和吸引力。能做出这样服务的地方,必然能发展全域旅游。

第五,深融合。旅游业是一个需要不断突破传统、创新发展的产业。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向旅游产业渗透,旅游产业也需要相关行业提供更多的支持。我省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处理好旅游业与人文、生态、民生、产业、就业、宣传推介、对口援建、高原康养、互联网+、安全等方面的关系,促进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同时,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认识到旅游产业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的价值,主动叠加旅游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体验。各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融共生,相互促进,这样自然就可以实现全域旅游。

马有义:青海省文联巡视员,省旅游绿色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