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紀實72小時》,模式引進之外更應「文化勾連」

中國版《紀實72小時》,模式引進之外更應“文化勾連”

導讀:最近半年,中國引進日本NHK的經典紀錄片《紀實72小時》進行了幾次翻拍。當紀錄片開始模式研發和引進時,我們也試圖審視那些模式以外的進步空間。

文 | 多米

2006年NHK(日本放送協會)製作的紀錄片《紀實72小時》,放映至今一直保持著優秀的口碑,頻頻出現在各種紀錄片推薦列表中。直到現在,時間的跨度也並不影響觀眾對它的理解和品味,一方面是因為這部作品對人生與情感的關注,另一方面紀錄片形式的特質也增色不少。

中國版《紀實72小時》,模式引進之外更應“文化勾連”

在中國互聯網巨頭紛紛著手佈局紀錄片領域的2018年,優酷和騰訊兩家網絡平臺先後引進該紀錄片的模式,翻拍製作了《三日為期》和中國版《紀實72小時》。兩家視頻網站的動作讓人們再次聚焦於十幾年前的這部經典之作。

我們不禁要問,日本NHK《紀實72小時》的原版模式是怎樣的?國內的翻拍作品又表現如何呢?中日版本的核心差異又在哪?

引進採訪模式,是國內紀錄片新的邁步

通過拍攝人物故事來講述時代、探尋人生的紀錄片已不少見,或者可以說,從人物出發正是能夠為紀錄片增添人文魅力的手段之一。

《傳承2》中身懷絕技的非遺傳承者、《生門》中幽默又溫暖的婦產科李主任、《人生一串》中熱愛生活的的美食達人,在各種題材之下,人物的豐滿個性常常讓紀錄片更具故事性,也更能引發觀眾共情。

還有一部分直接以人物、生活為題的紀錄片,它們更加單純直接地關心主人公的人生軌跡和生活態度,比如《人生七年》《零零後》追蹤從幼年到成年的成長過程,展現社會階層的延續和反轉;《我的時代和我》細緻觀察代表性人物的個性風格,形成當代“名人圖鑑”。

那麼,如果想更進一步地探尋萬千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如何保證拍攝內容的自然和真實呢?《紀實72小時》的模式就這樣走進了中國紀錄片人的視野。

這部經典的日本訪談類紀錄片,連續十年在NHK被評為觀眾滿意度第一,在中國則是依靠“自來水”式的傳播進入大眾視野。不同於其他紀錄片跟拍並截取劇情的方式,《紀實72小時》採取隨機採訪的方式,對每位被拍攝對象的關注也只侷限在短短的採訪時間內。

在一處有人經過的地方,一架攝像機,一雙等待傾聽的耳朵,72小時內就會收穫意想不到的人生故事。日本版《紀實72小時》捕捉到了各行各業、覆蓋各年齡段的採訪對象,生活本身難以捉摸的特質也成功轉化為這部紀錄片的魅力所在。

中國版《紀實72小時》,模式引進之外更應“文化勾連”

在前期準備階段既不需要劇本,也不需要提前挑選拍攝對象,只要選擇合適的地點就可以開始進行拍攝,隨機和真實就是整個過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這種相對簡潔的紀錄片模式,在日本收穫了高滿意度的反饋,又正好可以彌補中國此類紀錄片的空白,被優酷和騰訊先後引進也在情理之中。

可以看到,模式引進在我國綜藝節目的發展歷程中屢見不鮮,但在紀錄片中卻並不多見。

今年《紀實72小時》的紀錄片模式被引進國內,則可以算是中國紀錄片行業的一個新的邁步,也達成了我國紀錄片逐漸枝繁葉茂的一項必要條件。

採訪中難得的“距離尺度”

觀看日本的《紀實72小時》,會發現在每集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內,人物出現的密度卻很高。每組被拍攝對象大約展示兩三分鐘的採訪內容,粗略地展現路過此地的人們可能正在經歷的生活片段。

對於隨機選取的路人,拍攝組當然希望有儘可能多的人願意接受採訪;而對路人來說,保護隱私和保持友好則是分據兩端的考量。在這樣的關係下,如果處理不妥當,拍攝不順利甚至被拒絕的幾率就會增加。那麼NHK是怎樣操作的呢?

中國版《紀實72小時》,模式引進之外更應“文化勾連”

從最終呈現來看,拍攝組始終保持著誠懇而又剋制的提問,一方面表現出希望傾聽的願望,同時又把握著有禮貌的分寸感。

在大阪商店購物街的一集中,“你們來這裡吃飯?”“你們下班了嗎?”類似這樣的問題向一對父女進行簡單提問並認真傾聽,慢慢就瞭解到關於二人工作和生活的很多信息。

監獄理髮店的顧客說,“我常常想,她真是個好人,能做什麼壞事呢?”很多信息不是攝製組特意詢問的,而是被拍攝對象自主選擇展開的內容,於是就更加貼近他們真實的想法或生活的重心。

在以往的印象中,日本的性格文化是含蓄內斂的。快樂的故事還算簡單,而那些真正心酸或無奈的事情,能夠開口講述是很少見的,更何況是在鏡頭前公之於眾。然而,NHK的《紀實72小時》也越過了這道隱形的隔閡,在特殊場景下記錄到那些深刻而坦然的講述。

監獄中,一位和善的老人向攝製組坦白自己的過往,“你可能難以理解,但在二戰末期,這種藥非常多,我無法說明他們有多可怕”;年輕女孩向鏡頭展示最近的學習筆記,大方承認自己的夢想,“有一天我要開一間自己的美髮店,一個讓人們開心的地方”。

在監獄這樣的特殊區域,攝製組的拍攝權限不僅需要獲得機關部門的批准,還需要服刑者的認同和接納。攝製組傾聽和詢問的態度不會直接顯示在紀錄片之中,卻會對最終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自然而豐富的拍攝素材,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攝製組禮貌的“距離感”。

引進模式,還需要技巧的搭配

回過頭來看中國翻拍的作品,在模式和架構上都完整地遵循了原版。導演張學嬌先後兩次飛到日本向NHK的同行們學習取經,並嚴格按照“遊戲規則”製作中國版的《紀實72小時》,保證絕對的真實拍攝和順時取材。

然而,紀錄片作品的成形不能只依靠模式,還需要許多技巧和心思。中國翻拍的幾版作品效果都不盡如人意,觀眾的評價中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

中國版《紀實72小時》,模式引進之外更應“文化勾連”

對於地點的選取,看過日本版的觀眾明顯感覺到中國版本在地點和主題之間的勾連有所欠缺。在原版中,新宿二丁目勾連著社會邊緣的“LGBTQ”群體,深夜食堂聚焦“晝夜顛倒的人”,自動售貨機則指向“長時間的陪伴”。而在中國的幾個版本中,類似的雕琢和考量仍有進一步發揮的空間。

例如,中國版《紀實72小時》裡,在長沙解放西的粉店進行拍攝的幾段內容,本可以從長沙年輕人的娛樂生活入手進行拍攝和採訪,但攝製組卻沒有挖掘出地點可以附帶的這些含義與文化, 最後的效果也就相對乏味。

同時,採訪技巧也是需要提高的部分。在中國版《紀實72小時》中,出現過這樣的情況——被採訪對象站在虛化的背景前對攝製組的提問作出簡短的回答,甚至轉身幹活、終止談話。採訪過程頗顯刻意,沒有自然地融入拍攝對象的日常生活。或許也是因為採訪技巧的問題,拍攝的素材沒能達到預期的要求,於是在《三日為期》 “時間停滯的烈火街機廳”一集中,一板一眼的旁白代替了本可以從採訪對象口中聽到的描述,其內容也只是簡單圍繞遊戲廳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沒有超出觀眾預期的故事發生。如果在拍攝和採訪過程中就有意提高話題的豐富程度,提升紀錄片的創作和採訪技巧,那麼每天發生在中國的那些平凡而獨特的故事,其實足以構成紀錄片畫面中引人思考的精彩片段。

中國版《紀實72小時》,模式引進之外更應“文化勾連”

正如NHK的製片人對張學嬌所說的,“我們只有一億的偶遇,但你們有十三億。”從紀錄片模式引進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中國紀錄片更開闊的前景和更大的潛力。帶著引進模式的期待和喜悅,中國紀錄片需要反覆琢磨的地方還有許多。那些模式之外的技巧,或許正是中國紀錄片人下一步的前進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