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產生心悸感,休息不足可就真「傷心」了

熬夜產生心悸感,休息不足可就真“傷心”了

熬夜、作息不規律等不良習慣常常被人列入“扼殺”身心健康的“黑名單”當中。熬夜後會出現心慌、心悸的現象,還有人說長時間熬夜還會造成功能性早搏。究竟熬夜對心臟的健康有怎樣的影響?如何正確認識早搏?

熬夜產生心悸感,休息不足可就真“傷心”了

意大利一少年成功植入人造心臟。

熬夜後為什麼會感覺心“砰砰”跳地很快?

心慌、心悸均指心跳過快,我們自己感覺到心跳“砰砰砰”跳得很快,大多用“心慌”來描述這種現象,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心悸”。有時候心跳過慢也會有心悸感,心律不齊、早搏等也都可以產生心悸感。熬夜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熬夜打破了原有的生物鐘。每個人睡眠的習慣雖然不同,但當突然改變作息時間,即改變了生物鐘的節奏,對各個臟器的活動、整個身體的代謝都有不良影響。

其次,休息不夠充分。睡眠時人體的各個器官都處於休息的狀態,心臟也是如此。睡覺時人的心率會下降,如果睡眠時間過短,心臟休整不充分,其承擔的壓力就會比較大。長期睡眠時間過短對身體的損傷較大,對一些人來說,會引發心慌、心悸等問題,嚴重的會出現功能性早搏等疾病。

再次,當身體存在心臟缺血等潛在的病變時,也會出現心悸的現象,例如高血壓、動脈硬化、潛在的心肌缺血等。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可能產生病毒性心肌炎,這時候出現的早搏屬於病理性的早搏,而且可能會出現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有傳聞年輕人熬夜加班時發生猝死,其中有部分人就是出現了惡性心律失常、心臟驟停等病症。

此外,從生理角度來講,心臟受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兩種神經支配,兩種神經通過相互抑制來控制心臟的跳動頻率以及體內各個臟器的活動,其中交感神經能夠使器官興奮,迷走神經能夠抑制、減緩心臟的活動。如果熬夜過於頻繁,兩種神經的調節機制可能會受到影響,使得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從而出現心跳過快的情況。

休息不足與早搏的次數正相關

早搏可以理解為心臟停跳一下,即正常搏動沒有完成,漏搏一次,致使心跳的節律性被打破。正常人也會出現這種情況,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早搏的次數會有所增加,但1分鐘不會超過5次。通常我們感覺不到這種情況,但當忽然注意到這個問題時,注意力集中後可能會感覺到心跳不規律,出現短暫的刺激性咳嗽等。

每個人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完全屬於正常,就像走路時候偶爾也會不小心絆一跤。休息不充分會造成早搏次數的增加。當1分鐘內早搏次數超過5次時,就會出現心臟問題。心臟連續兩次不跳動在醫學上被稱作二聯律,三次稱為三聯律,當出現四聯律時,患者大多已瀕臨死亡狀態。心臟連續3-5秒不跳動就會產生黑蒙和暈厥,10秒就會引發阿斯綜合徵發作,患者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熬夜產生心悸感,休息不足可就真“傷心”了

心臟畸形矯正手術

心臟的“工作”狀態你瞭解嗎?

我們的心臟每天24小時都在跳動,那它什麼時候“休息”呢?假設一個正常人心臟每分鐘跳動70次,那麼平均每次跳動耗時約0.8秒,其中心臟的收縮僅佔0.1秒,心臟的舒張佔其餘0.7秒。心臟的收縮可以看作“工作”,舒張即可以視為“休息”,那麼,心臟工作與休息的比例為1:7。相比之下,假設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時,那麼一天當中休息的時間也僅佔了三分之一。但當心跳過快時,心臟“休息”的時間會大大縮短,其承擔的壓力較大,整體機能都會受到影響。

如何保持心臟健康

1、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睡眠時人體處於休息的狀態,全身的機能都在這個時段完成恢復,例如肌肉的放鬆、神經系統的鬆弛等等,因此休息時間一定要充足。

2、無需刻意探測早搏的次數。健康人在正常狀態出現的早搏次數均在正常範圍內,不必過分擔心。過度緊張反而會造成身體的敏感,無益於身心健康。

熬夜產生心悸感,休息不足可就真“傷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