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孩子,要打么?

教育孩子要不要打,这是永远充满争议的话题。在很长的时间里认为:体罚是最无能的教育方式。我承认的确有没挨过打但也很成功的孩子,那我们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打么?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孩子,要打么?

君主制

君主制国家,一般有“赏罚”二种方式。说白了就是萝卜大棒,赏赐笼络人心,还被臣民赞颂为“仁政”。皆大欢喜。可是,假如君王只施行仁政,整天被臣民高颂“吾皇圣明”,可不可以治理国家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孩子,要打么?

暴政是必须的

经济学,有一条定律叫做边际效应递减。

孩子哭闹,起初给颗糖果就打发了,立刻手舞足蹈。可是渐渐地,糖果就打发不了了。要吃巧克力,还要奶油蛋糕,冰淇淋,还要会发光,能动的变形金刚玩具。这样娇惯下去,总有一天孩子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要iPhone X,要名牌手表,要百万元级的跑车,要上天。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孩子,要打么?

对子女的无限娇惯,只会使父母不堪重负。终有极限。

所以在政治中,如果你想要“收买”对手。那么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对手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人的欲望永无止境。

而奖赏的另一面呢。是罚。一重锤上去,你就老实了。 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如果你对你的子女无限娇纵,使得子女的欲望越放越大。终有一天你会满足不了他。

父母无论再疼爱孩子,第一顿打总是免不了的。

打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发泄,而是为了让子女个意识到,在世界上,有阻止你的力量,这就是规则。

民主制

现在的西方政治制度。是“民主制”, 民主制的基本原理是竞选者互相竞争为选民提供更好的管理。

所以,民主制是只有“赏”,没有“罚”。 在民主的制度下,必然导致选民的胃口越来越大,政客们竭尽所能满足娇纵。

缺少罚,去制止懒惰的人民。这样的社会,只能走下坡路。

现如今欧洲的“福利”越来越好,选民躺着吃选票。政客为了选票不看长远利益,选民半年休假,半年罢工。五百年积累,五十年挥霍一空。

欧洲想要复兴,就需要“罚”,需要狠狠地把人民打醒。需要痛,需要哭,需要苦难,需要放弃。 但在目前民主制内无法实现。

如何教育孩子?

自由主义是 “每个人享有最大化的自由,直到触及另一个人的边界”。

理论上,你每天坐在家里吃泡面,玩电脑,好吃懒做不工作,这是你的“自由”。你不肯读书,沉溺宗教,玩网络游戏,你死宅,这也是你的自由。

我们的社会,总有各种各样的废物,弱智。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积极向上的。

如果一个生态环境之内,不包含淘汰机制,那我认为它大概率是错的。那么,请问,什么是淘汰。淘汰的定义是什么?

“淘汰”是什么,我们轻易地就可以回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适应者就被淘汰,不符合生产力不能最大化生产力发展者,被淘汰。

中国人为什么要去非洲,南美,太平洋岛国?

当地土著人,懒得要命。种田全靠缘分,种子一撒就不管了,一躺就是十几小时。而中国人忙忙碌碌,辛苦劳作。所以中国人就应该生存。而当地人被淘汰。这才是天道,这才是正义。

勤劳,朴素,求知,科学,这就是道德。懒惰,奢侈,虚荣,浮躁,这就是堕落。 “道德”的定义,和“生存”类似。不被进化淘汰的,就是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