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浮山、洪山坡、卧虎山,居然都流传着“抗清义军”的故事

关于抗清义士于七(于乐吾)的史迹,在胶东地区的传闻较多,散见于各类典籍、史志和传奇小说、戏文。史书《清史稿》、传奇《施公案》、小说《聊斋志异》以及戏曲《洗浮山》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其中对于七之事多以盗寇相称,仅蒲松龄先生称为"于七之乱",记录相对客观。今就《施公案》和《洗浮山》中记载的二则故事简略记述如下。

青岛:浮山、洪山坡、卧虎山,居然都流传着“抗清义军”的故事

施公案图书

先说《施公案》,《施公案》又名《五女七贞》,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528回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等江湖侠士辅佐下铲除贪官污吏、破案捕盗的故事。

青岛:浮山、洪山坡、卧虎山,居然都流传着“抗清义军”的故事

施公案故事连环画插图

书中所载有施世纶奉命到山东赈济灾民,闻听当地有一处名为"红土坡"的地方,出现巨盗于六、余七二人,聚集盗匪抢夺官仓粮米。施公率众亲自督战,绿林好汉贺天保指挥众英雄分路剿杀,不幸被盗匪于六飞爪伤及面门。救回贺天保后,他尚能开口,乃与黄天霸诀别,嘱以照顾妻儿,须臾气绝。黄天霸急于报仇,禀明施公,跟踪于六。伺机发金镖,于六中镖受伤落马,黄天霸将其擒至灵前斩首。余七乘见脱逃,未曾拿获。

青岛:浮山、洪山坡、卧虎山,居然都流传着“抗清义军”的故事

浮山

《施公案》第一二二回"众官按户口造册 千总报漕运米粮",贺天保向施世纶介绍盗匪于六于七的情况,书中写到,"贺某尽知那于六。绰号叫作赛袁达,使一根亚靶枪,门路精通,对面相争,管得取胜;外有一把飞抓,三十步之内,善能打人,于七的绰号叫作赛野龙。使两把铜锤,分量不小,善能取胜;又有一把软鞭,马上步下,全能取胜。还有一位姓方名成,因吃壮药,吃的牙关紧了,吃饭不能张大口,人都叫他方小嘴赛姜公;这人颇有歪才,机谋巧算,众贼中的谋士,有名的头目。还有二十余人,喽兵数百,在红土坡结寨,是个易下难上的去处。",这是书中第一次提到"红土坡"地名,之后贺天保还建议施世纶,"大人即差人上卧虎山,将陈杰、李俊、张英等三人叫来,作我们的帮手,好并力成功。"又提到了另一处地名"卧虎山"。而无论是卧虎山还是红土坡,都距离浮山不远。

青岛:浮山、洪山坡、卧虎山,居然都流传着“抗清义军”的故事

卧虎山

《施公案》第一二五回"飞山虎被抓亡身 赛袁达中镖落马"中,记述了贺天保遭到于六飞爪暗算,回到官棚已然无救,临终时托付天霸照应儿子贺人杰,须臾气绝。后来黄天霸寻找时机,用金镖将于六打落马下擒住,押着来到官棚,在棚中设下贺天保灵位,把于六斩首摘心祭灵。书中记述"于七逃走"。至第一八八回"怕刺客神眼留心 疑计全钦差遇险"书中记载,有一个麻面和尚想要刺杀施世纶,就是于七。说是于六因抢粮被擒遭杀,于七乘风逃走,恐怕查拿,改姓薛名酬,带发出家,法名喜静。虽然与崂山当地传说有些出入,但故事大抵还是具有一致性的。

从青岛当地的地名看,有一处称为"洪山坡"的地方,位置就在浮山北侧不远处,与小说所说"红土坡"名称极为类似,而卧龙山就在今天李沧区十梅庵附近,距离"红土坡(洪山坡)"不过十余公里。史传于七栖霞义军兵败后,即沿胶莱一线南撤,至即墨而后奔崂山一带,而浮山也属于崂山支脉,于七率众在此聚集,是有可能的。

青岛:浮山、洪山坡、卧虎山,居然都流传着“抗清义军”的故事

洗浮山剧照

再说京剧《洗浮山》一则,说的是​于六、于七弟兄聚义浮山,施世纶赴山东赈济(一说经过淮安),欲剿灭贼寇。其部下卢志义独往探山,被杀,号令山头。贺天保见人头,误以为黄天霸,投施,助施攻浮山,酣战间,贺中于六飞抓,重伤身死。黄天霸在衙中,贺魂往托兆,黄代其报仇,洗浮山,擒于六,于七逃走。这一剧情,与《施公案》记载基本相同,由黄月山(京剧演员,工武生。绰号黄胖。天津人。幼学梆子武生,后改学京剧武生及文武老生,为著名武生三派之一。)编演,余叔岩(原名余第棋,京剧老生,湖北罗田人。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曾演出,饰贺天保,前以矫健胜,后以唱工胜。剧中原有贺天保殒命后曾魂游向黄天霸嘱托后事,后此剧演出时删去"托兆"一场。从整体剧情来看,剧本编排凸显施公及贺天保、黄天霸等,对于六、于七划为反派角色,有所歪曲贬义。

青岛:浮山、洪山坡、卧虎山,居然都流传着“抗清义军”的故事

华严庵于七画像(善和大和尚)

无论《施公案》还是京剧《洗浮山》,都说清官军在山东"红土坡"剿灭了于七的农民起义军,但没有捉住于七。在书的后半部分又提及一位"喜静和尚",说是于七潜逃后麻花了脸,隐姓埋名当了和尚。崂山当地的华严寺,也有相关传说,于七失败后一路南逃,先逃到王哥庄一带,靠打零工躲藏栖身,后因清兵官府缉拿的紧,不得不逃亡崂山华严庵中,被住持收留,烫伤脸装做出天花躲过一劫,后来作了寺庙住持直至圆寂。这段故事,与崂山当地传说的于七躲避华严庵,受到慈沾大和尚的收留,开水烫面躲避清兵搜查,最后成为一代武学宗师,创立了螳螂拳法,是有相似性的。

(图片及资料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