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0宗流拍,地价腰斩!房价下跌,农民功不可没

一、房价要跌了?

2018,是土地市场迎来重大转折的一年。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1-7月,全国房地产市场土地流拍一共796宗,流拍或底价成交大量出现,溢价率持续走低,甚至出现下跌至‘腰斩’。”

近800宗流拍,地价腰斩!房价下跌,农民功不可没

例如今年7月的土拍,厦门多幅商住用地楼面价跌破2万,翔安区13-16片区地块楼面地价为18909元/平米,要知道两年前相同区域的地王可是要37512元/平方!

于是,关于房价是否会因此下跌,成了大家最关注,也最具争议的话题。

  • 认为会跌:降房价先降地价,流拍、底价成交、溢价率走低,说明市场在降温。认为不跌:地价下跌,并不能抵减其他费用的上升,地价和房价没有必然联系。

二、翻身农奴把歌唱

姑且不管房价是不是要下跌吧,今年的土地交易市场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城市流拍、中小城市高地价成交。

类似浙江丽水等中小城市,都出现了土地的高溢价率成交,甚至超过100%。

近800宗流拍,地价腰斩!房价下跌,农民功不可没

以前土地交易市场也是两级分化,城里的土地寸土寸金,如今同样是两极分化,中小城市土地成交火热,让咱农民朋友有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感觉。

但感觉也仅仅是感觉,这事儿和大部分人,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三、缓解楼市泡沫

在适度规模经营,土地集约化管理、城乡一体化建设、机器换人的大背景下,离地农民越来越多。

不论租赁、租地返聘、直接退出土地、还是入股分红,农民离开土地后,总得有个落脚处,不少人自然而然地选择搬迁到了附近的城镇。

近800宗流拍,地价腰斩!房价下跌,农民功不可没

可见这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升温,并非毫无道理,这与三农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中小城市的房地产项目,不过是为了缓和我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罢了,这是一套组合拳,后面的套路,才是关键。

四、把人留住

搞土地流转,盘活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只能缓和泡沫,为大城市分摊压力。

人往高处走,如果在中小城市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人员很快会继续向大中型城市流动,到时候压力更大。

近800宗流拍,地价腰斩!房价下跌,农民功不可没

这种情况,做顶层设计的人已有预见,推出了“返乡创业优惠套餐”、“特色小镇补贴套餐”、“产业园建设扶持套餐”等等。

  • 一方面让流向中小城市的离地农民可以选择打工或自主创业。一方面引导人才返乡创业,引入大企业大资本投资、提振地方经济。

说一千道一万,主题就是要把人留住。

五、房价要真降了,有农民一半的功劳

以前三四线城市就是房企的雷区!

在2013年开始,一朋友做了20多个三四线城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三四线城市供应大、消化慢、周期长,价格别说上涨空间了,只要不跌就是万幸!

这句话在去年被打脸了。

近800宗流拍,地价腰斩!房价下跌,农民功不可没

一土豪去年10月打算买离上海西南100公里的嘉兴的房子,8000元/平,被他果断否定,结果4个月上涨30%,现在正装孙子给土豪认错:“哥,我错了,我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不得不服输啊,如今的中小城市,配备是越来越精良了。

要钱给钱,要挖人给福利,要拉投资给政策,资源的倾斜总算是让火热的一线楼市降了降温。——受上半年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影响,全国地价目前还没有出现下跌!

近800宗流拍,地价腰斩!房价下跌,农民功不可没

足见三四线城市为楼市泡沫分摊了多大的压力!

如今热点城市新房限购、限价,资金回笼越来越慢,热门土地限制性因素太多,像帝都的土地成本,占了房价的60%......

综合测算下来,开发商盈利都可能成问题,很自然地将目光转向了三四线城市,好歹能混口饭吃。

这样相对平稳的过渡,对稳定房价有着积极影响。

我们列举了可能让房价稳中有跌的原因:

  1. 地价;(地价下挫)信贷;(房贷上涨,农村金融贷款相对宽松)供需关系;(城乡一体化建设,人口朝中小城市流动)政策调控;(房子是用来住的、集体建设用地修建公租房)企业贿赂,羊毛出在羊身上;(老虎苍蝇一起打)

......

种种迹象表明:一线城市房价确实有降温的趋势,三四线城市房价有升温迹象。

如果城里的房价真降了,不要忘了有许多农民为此离开了土地,至少有他们一半的功劳。

打算买房的农民朋友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三四线城市房价都完成了去库存化,开启了上涨之路,还是有不少地方有大片的空地,那些地方,依然是个坑!

点评:

很多人都说这是努力推行城镇化的结果,房地产库存去不了,城里人该买的都买了,只能逼着农民去买,让农村人来接盘,对此,各位怎么看呢?

一个勤劳的种地总监,守着一亩三分地,欢迎做农业的朋友来撩!

公众号:唯恒农业(weihengn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