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众山小!杜甫这首唐诗,写出年轻人的雄心壮志,堪称千古绝唱

“诗圣”杜甫自小好学,七岁便能作诗了,但是现存杜甫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大约写于公元736年,是杜甫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去山东省亲(杜甫父亲任兖州司马)时,登览泰山所作,诗题便是《望岳》,其中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堪称是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杜甫开篇即以发问的形式,表达了首登泰山时的惊喜与感叹,俯瞰齐鲁大地,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青翠山色,以景色烘托出泰山的雄伟高大。

一览众山小!杜甫这首唐诗,写出年轻人的雄心壮志,堪称千古绝唱

接下来由远及近,写泰山的神奇与秀丽,一个“钟”字写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对泰山的偏爱。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南面光线足,显得明亮温暖,北面光线少,显得昏暗阴森。一个“割”字将泰山写活,它像是一把宝剑直插云霄,将阳光割裂,使得山南山北呈现出不一样的迷人景色,再次烘托出泰山的高大峻拔。

杜甫遥望山中云层起伏,心胸也豁然开朗。他目不转睛的盯着“归鸟”,感觉眼眶都要炸裂了。杜甫被这眼前神奇缥缈的景象深深吸引,想一次看个够,不知不觉都到了鸟儿归巢的傍晚,蕴含着他对泰山的无限赞美之情。

一览众山小!杜甫这首唐诗,写出年轻人的雄心壮志,堪称千古绝唱

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再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堪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是流传千古的绝唱。“会当”是一定要,体现了杜甫勇攀高峰,不畏艰难的决心;众山的小与泰山的高大想比,体现了杜甫傲视一切的雄心和气势。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杜甫年轻时那种坚韧不拔的信心与意志,也折射出杜甫早期积极进取的思想。

年轻的杜甫用这首诗歌,描绘出泰山的气势磅礴与雄伟壮丽,抒发了希望登上事业高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对万里前程的乐观自信,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年华的蓬勃朝气。这首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人传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