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清康熙朝之后第一个被加封的异姓王,和珅见了也要怕三分

刘邦打下天下后,曾与大臣立誓:非刘姓不得为王。满清入关一统华夏后,皇室也遵循非爱新觉罗氏不得封王的制度。除了清朝初期为了统一中国的需要,曾经册封了吴三桂、尚可喜、孙可望、孔有德、耿仲明等少数几个异姓王爷外,从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后,如果不是皇室宗亲,那么无论为国家立下多么大的贡献,取得多大的功劳,最高爵位也只能是公爵了,如年羹尧、阿桂、和珅、岳钟琪等。

他是大清康熙朝之后第一个被加封的异姓王,和珅见了也要怕三分

咸丰皇帝面对太平军束手无策时,发出豪言:平定江南者为王。但曾国藩攻克南京之后,清廷却也只仅仅给他封了个一等侯爵,比公爵还低一级。李鸿章、袁世凯、左宗棠等人也是侯爵。可见,清廷等级观念非常之强。但是,有一个人他不是爱新觉罗氏皇族子孙,可在生前、生后的封爵上却让乾隆爷打破祖制,破格礼遇,成为超越和珅最受乾隆宠幸的人,此人就是福康安。

福康安是标准的官二代,他的老爸傅恒是乾隆朝时的著名将领,封一等公爵。福康安的姑妈更了不得,是乾隆爷的原配夫人孝贤皇后富察氏,所以乾隆还是福康安的姑父。乾隆对孝贤皇后的感情很深,可惜富察氏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因为福康安长得有点像孝贤皇后和乾隆所生夭折的孩子,所以乾隆很喜欢福康安,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把福康安接到皇宫中抚养,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般。

他是大清康熙朝之后第一个被加封的异姓王,和珅见了也要怕三分

不过,福康安之后得到乾隆的特别宠爱,并不是凭借皇亲的身份。福康安自幼勤奋好学,深通兵家谋略,而且弓马武艺样样娴熟。乾隆本身就是一个既好文艺,又尚武的皇帝,所以对文武出众的福康安更加欣赏。

在福康安十七岁那年,就奉命前往平定大小金川,并取得最终胜利。此后,福康安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他参加了四次镇压各地的民变,转战台湾、西藏,为乾隆平内忧、除外患,为大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福康安二十三岁就担任了吉林将军,之后历任盛京将军、云贵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职。三十岁时,福康安就官拜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

他是大清康熙朝之后第一个被加封的异姓王,和珅见了也要怕三分

乾隆六十年,湖南、贵州一带爆发苗族起义,乾隆任命福康安为云贵总督,和四川总督和琳(和珅的弟弟)、湖广总督福宁一起前往镇压起义。福康安等人不负已经老迈的乾隆期望,当年便俘获起义军首领“苗王”吴八月。在自己即将退休之际,福康安又立下了一个大功劳,乾隆自然要赏赐加封。

可是,这时福康安的爵位已经达到了异姓功臣爵位的最顶端,无法再往上加了。乾隆于是打破祖制,封福康安为贝子(比贝勒低一级),而这是只有皇室宗亲才能加封的爵位。福康安也成为清朝入关后,唯一一位在生前获得贝子头衔的异姓功臣。

他是大清康熙朝之后第一个被加封的异姓王,和珅见了也要怕三分

可惜的是,福康安在被加封贝子以后不到半年,在行军途中染病而亡,时年四十二岁。噩耗传来,乾隆非常悲痛。此时他再次打破祖制,追封福康安为郡王,并配享太庙。作为一位并非皇家子孙的异姓臣子,福康安生前生后都受到了无上荣光,以至于有人猜测他是乾隆爷的私生子。

他是大清康熙朝之后第一个被加封的异姓王,和珅见了也要怕三分

我们都知道和珅生前呼风唤雨、权倾天下,很大程度凭借的就是乾隆皇帝对他的宠信。但乾隆对福康安的宠爱,比起和珅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乾隆对和珅,只是君臣;而乾隆对福康安,更像父子。和珅再怎么飞扬跋扈,到了福康安面前还是很恭敬忌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