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考上大学的孩子现状大部分都是怎么样的?

棒奔霸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农村考上大学的基本上不用担心学费,即便自己家里没钱,也可以通过助学贷款及各种补助金,甚至寻求社会支持,进入大学校园。不像小公当年,想起来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小公小时候家里穷,所有的经济来源都考父亲在粮站做搬运工,一麻袋一麻袋地抗出来维持家庭的生活,供我和弟弟上学。小学和初中,父亲还撑得起,我和弟弟的童年也还算过得幸福。到高中,家里陷入了困境,父亲再无力同时负担我和弟弟的学费,只能二选一读书。为了不让我和弟弟心里有想法,父亲郑重地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和我们说明了情况,也让我们自己做选择,谁去谁留。

当时,我和弟弟都表示,愿意出去打工,赚钱供对方读书。两人坚持不下,最后还是父亲拍板做了决定,让我继续念书,而年仅17岁的弟弟则辍学,远走上海,跟着亲戚去打工。一锤定音时,我和弟弟都哭了,当弟弟站起来走进房间时,父亲扭头抹了一下眼,回身过来,眼睛依旧红红的,依稀还可以看见泪光。在学校,我和弟弟的成绩都不错,父亲最后选择放弃弟弟,我知道,或许是仅仅因为我的成绩比弟弟好那么一点点而已。

三年高中,我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功夫不负有心人,考上了浙大。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两人笑了几天,见人就说我家孩子考上了大学,是重点大学。在此之前,我们村的人还没有人考上985、211大学,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这让父亲非常骄傲,远在上海的弟弟听说了此事后,也非常激动,立马向老板预支了一个月工资,寄回了250元(当时他在一个小饭店做小公,工资一个月包吃包住也就300多元)。

考上大学的喜悦,随后被大学的学费冲刷得一干二净。面对两千多的学费,父亲傻眼了,东拼西凑,也就凑了800多元。我的父母都是老实人,平常最怕的就是开口跟人借钱,面对1000多元的缺口,他们不知所措,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向一些平常不怎么打交道的亲戚朋友去借,最后借足了学费。可是,光有学费也不行啊,生活费怎么办,总得带点钱吧。这时候,家里该借的都借了,已经想尽了一切办法,实在拿不出钱了。

迫于无奈,父亲想到了卖田。在农村,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吃饭的本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卖田卖地的。但父亲为了凑我的生活费,硬是把我们家最好最大的一块田卖给了村里的一个人,期间还是求爷爷告奶奶地让他多照顾,最后总算拿到了3000多块钱。出发去学校时,父亲赛给了我2000块生活费,我没要,只拿了900多块零钱,只身去了学校。自此之后,我再也没问过家里要过一分钱,大学4年,靠打工度过了那段艰辛的岁月。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我无数次想过,如果不是当时父亲让弟弟辍学,如果不是最后父亲毅然决然地卖了地,我还能读大学吗?答案是否定的。不得不说,是弟弟的牺牲和父亲的坚定,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如今,大家的生活都好了,不会再像小公以前那样为读大学而愁,但是请记住,无论如何,都要记住那些供你上大学的人。因为,学会感恩,生活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80后小公


农村考上大学的孩子现状大部分都是怎么样的呢?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就业已经越来越激烈,每年大学生也层出不穷,每年都有一大批大学毕业生走出社会,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打拼。十几年前,在农村家家盼望自己孩子能考上大学,因为那时候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可以改变命运。而如今大学生已经是人才济济,农村大学生也渐渐多了起来,现在也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毕业并不代表成功,而是代表艰苦的开始。



因此现在很多农村父母会发出感慨,觉得现在读大学根本没用,出来还不是照样打工。其实我并不认为这样,因为我也是农村出来的一个读大学的孩子。开始大学毕业以后跟大家一样,出来打拼,由于工作经验、能力不足,在社会上没少吃亏。因为进入职场你就要跟工作很多年的同事一起做事,别人不会因为你是刚来的而优待你,你必须自己努力,用最快时间提升自己。



考上大学生的农村孩子现在怎样了。以我自己读大学毕业5年的不同同学的经历说说他们各自的发展。其中有一部分出来一边工作,一边考公务员考上了公务员;一些转行作起了保险;一些开起了网店;一些还在工厂打工;少数几个选择了创业。各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其实我从来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自己努力了,你的事业才会越来越好,每个人都一样我觉得。



你们大学毕业,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呢?你们对未来有什么计划?不妨下方留言,一起探讨。


乡村波比


你好,农村当年考上大学的孩子现有已经很多毕业了!整体上来看还过得去。农村孩子考上大学以后工作基本上都得自己找,因为没有任何家庭背景支持所以往往该毕业那会而确实会经历很多痛苦。农村大学生的父母都是农民。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土里刨食一年整不了几个钱,这也就导致农村大学生毕业以后经济上会很拮据,基本上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日子是很苦的;还有就是农村的父母没有任何人脉上的资源,这也就造成了孩子在社会上立足只能依靠自己,没有靠山,在今天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的大背景下是很无奈的!当年农村考上大学的孩子现在基本上都分布在全国的各大一二线城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娃不可能回农村,老家的城市又都是有门路的城里人能搞定的!所以除了留在一二线这样的大城市以外无处可去!农村娃考的大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名牌大学(受困于从小的教育资源匮乏)。所以在大城市里也都是从事着技术水平不高的服务型行业居多,结不起婚,买不起房,更养不起娃!回不去的家乡,容不下的大城市就是他们这群人的真是写照!


骏景农业


农村的孩子相比于城市的孩子来说有一部分是远远优于城市里的孩子的,因为他们经历过贫穷,经受过苦难,他们知道生活的不易,他们知道他们的学费是父母留多少汗水才可以换回来的,于是他们努力读书,刻苦奋斗,高考过后考上了属于自己的大学。

即使他们考上了大学,他们并没跟城里孩子一样到处去旅游或者就呆在家里打游戏,他们知道上大学的学费对他们的家庭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甚至有很多农村家庭根本承受不起大学高昂的学费,没有谁的送别与嘱咐就独自一人踏上了打工的道路上,一个人拿着沉重的行李箱去往大城市,因为在他们眼中没有安逸。

大部分的都进了工厂,有的能吃苦的选择了工资更高但是更累更危险的建筑工地,他们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对领导吩咐的事总是能按时完成,在他们眼里他们不觉得幸苦,因为那是他们认为只有最能吃苦以后才能成为最有用的人,他们有时候觉得委屈就躲在被窝里哭一会,第二天又是奋斗的一天,因为在生活在他们眼中不能够有气馁。

父母打电话时也会笑着对父母说自己过的很好,还劝父母要注意身体,不用担心自己,他们没有把自己挣到的钱拿去给自己买衣服,而是先去给父母,因为在他们眼中父母给予了自己生命并且养育成人。

马上又到了开学季,无数个农村家庭的孩子满怀着父母的期望,去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大学可能就是打游戏谈恋爱,可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提升自己的学习平台,只有把自己往更高的水品去发展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出身,因为走出农村,走出大山是他们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


胡说电子


不同时间段差异很大

90年代。我们村比较早的一个大学生,差不多是在90年代初毕业,在长春一所大学,学习航空方面的专业,那时学校都给他们发厚厚的军大衣,学费也不用交。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老婆是北京人,翻译专业。那时农村还比较穷,亲戚去了回来就说人家早上牛奶面包,当时很是想不到的生活。听说当时不买电视,将近一万买的电脑,农村人还不知道何为电脑。现在还是做专业方面的工作,五十岁左右,大概一年200万上下吧,前几年离婚了,因为没有孩子,去年又生了一个。

2000年左右。我就是这个时间段,这个时候在扩招,毕业的大学生较多,本科,专科,本科毕业相对找工作还好,做中学老师的一个,现在在隔壁县城,夫妻俩都是,收入还是可以的。还有在高校的。大专回县城,当时县城还不同的阶段安排大学生考编制,解决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

2010年后的。大学生数量与前几年比没有大的增加,本科毕业基本都流落在外面,打工为主,收入有高有低,有少部分有关系的会进入体制工作。地方也不会解决毕业生就业。


大学专业深一度


我们高中宿舍8个人,基本全是985211,现在混的都很差,还没有工地小工赚的多,好多连农村的女朋友都找不到。上大学花了十几万,估计是挣不回来了。相反村子里小学二年级没毕业的,十几岁就和人学贴瓷砖,一天七八百,后来当了包工头,现在手底下几十个干活的,一年赚几百万,娶了漂亮的985研究生,现在孩子都几岁了,他媳妇在家教育小孩做全职太太。他还经常出去找年轻的大学生,但是他媳妇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没办法啊。我为啥知道的这么清楚?因为我当年在211学校学的土木工程,现在在他手底下打工。[捂脸][捂脸][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