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終究是屬於BAT的,體育版權概莫能外

世界終究是屬於BAT的,體育版權概莫能外

“世界終究是屬於BAT的。”互聯網江湖,這已經成為了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現在,輪到體育版權了。

據騰訊《一線》獲得的消息,愛奇藝與新英體育已成立了合資公司,未來還將有其他外部投資者。在蘋果官方應用商店中,新英體育已經更名為愛奇藝體育。

短短兩個月時間,體育版權市場風起雲湧,波雲詭譎。優酷體育和愛奇藝體育相繼橫空出世,與騰訊體育、PP體育分庭抗禮。優酷體育與PP體育千絲萬縷的關係更是令版權市場變得撲朔迷離。

細究起來,局面也並不複雜,背後若隱若現的是BAT三足鼎立的影子。在體育版權價格迴歸理性之後,其價值再度凸現出來,依舊是巨頭眼中的肥肉。當然,從另一個側面也表明,或許只有BAT能夠玩得轉體育版權。

世界終究是屬於BAT的,體育版權概莫能外

關於新英體育與愛奇藝的聯姻,江湖之上,這一傳言早已有之。

工商資料顯示,合資公司名為“北京新愛體育傳媒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喻凌霄(喻凌霄是新英體育總裁)。新英體育持股42.5%,愛奇藝持股38.25%,北京新英匯智傳媒科技企業(有限合夥)持股15%,喻凌霄本人持股4.25%。

世界盃期間,當代明誠收購新英體育進入了收割階段。新英體育手握2018-19賽季英超版權,以及2018-2022年歐足聯國家隊賽事的新媒體版權。

2016年,在丟掉了英超未來版權之後,新英體育的命運為業界矚目。以喻凌霄為核心的新英團隊在英超版權運營上戰果頗豐,他們成為了一塊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去年,當代明誠收購了新英體育。其後,當代明誠發佈公告,宣佈與蘇寧體育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合作的著眼點是未來英超的版權運營,新英體育將在中間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看來,這一合作沒了下文,新英體育則投奔愛奇藝懷抱。

在此之前,愛奇藝在體育版權市場比較剋制,僅在網球、高爾夫、搏擊等小眾領域進行了佈局。與新英體育成立合資公司之後,背靠擁有西甲版權的當代明誠,愛奇藝體育露出了它鋒利的獠牙。

優酷體育也是一出生就風貌正茂。拿下世界盃版權之後,優酷馬不停蹄與PP體育成立聯合運營中心。而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則成為了蘇寧體育A輪的投資方。

當然,體育版權市場還有一個攪局者,就是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視頻。再加上一直高舉高打的騰訊體育,版權市場再現群雄逐鹿的局面。

世界終究是屬於BAT的,體育版權概莫能外

看起來群雄逐鹿,其實格局無比清晰。體育版權正在成為巨頭的遊戲。

體育版權市場上一次這麼熱鬧,距離今天並不遙遠。樂視體育的光榮與夢想,令人窒息;騰訊體育持NBA新媒體版權與樂視體育分江而治;暴風體育、阿里體育則是後入局者。版權市場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可惜好景不長,版權市場一夜入冬。阿里體育在版權方面淺嘗輒止,早早掉轉船頭,瞄準了體育賽事服務領域;樂視體育和暴風體育已經成為被歷史洪流吞沒的兩朵浪花,唯有背靠大樹的騰訊體育屹立不倒。

那個時代,版權價格直衝雲霄,中超版權80億的價格提振了行業士氣,也為互聯網平臺穿上了一件“珍珠汗衫”——穿上容易,脫下來難。

隨後,資本趨於冷靜,版權價格回落,理性逐漸迴歸。毫無疑問,之前的版權繁榮是虛假盛世,但也不能因噎廢食。

版權仍舊是體育產業的龍頭,得版權者才能得天下。一旦價格迴歸理性,依然是兵家必爭之地。巨頭們早就瞄準了體育版權,阿里、萬達都曾經試過水。在版權市場,愛奇藝、優酷等視頻巨頭雖未正面參戰,但也都曾試探過。

憑藉2018世界盃這波浪潮,版權市場復甦,愛奇藝、優酷正面加入了戰場。它們背靠的分別是百度和阿里巴巴兩大互聯網巨頭。

巨頭們的打法總是令人捉摸不透。優酷一出手就拿大價錢砸世界盃版權,然後曲線與蘇寧體育結姻。在版權寒冬中,挺立潮頭者是PP體育,優酷並未選擇與之正面硬剛,而是合縱連橫。愛奇藝走的路線則是借雞生蛋,也是一條捷徑。

至此,版權格局三分天下初定,騰訊、阿里巴巴、百度成為了背後的主導力量。咪咕曾經來勢洶洶,但與三巨頭加持的強勁對手比起來,就顯得沒那麼底氣十足了。

世界終究是屬於BAT的,體育版權概莫能外

在這股版權大戰硝煙燃起之時,PP體育的地位變得尷尬了嗎?恰恰相反,在阿里巴巴的入股之下,它們與優酷結成戰略同盟,避免了以孤軍之姿身陷BAT包夾的窘境。

BAT繞不開,也是無法戰勝的,O2O、網約車、共享單車等領域都證明了這一點。BAT之強大在與它們掌握著流量。

互聯網江湖,得流量者得天下。

流量同樣是體育版權的生命線。體育版權之所以變現難,是因為變現手段單一,仍舊仰仗廣告收入,會員收入杯水車薪。無論是廣告,還是會員付費,都需要打開流量入口。

愛奇藝、優酷、騰訊本身就是大流量平臺,而且會員付費模式日趨成熟。單一的體育會員收費難,但是依託愛奇藝、優酷、騰訊成熟的會員付費體系,能夠玩出更多套路。PP體育與優酷成立聯合運營中心,也是看重了對方會員變現能力。

當然,大量體育版權的湧入,也為廣告變現提供了更優質的載體。在這些視頻巨頭平臺上,會有更大量級的廣告收入。

據我瞭解,愛奇藝為“北京新愛體育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承諾的保底收入10億元,當代明誠則願意為愛奇藝在合資公司中的股份變現兜底。沒有海量用戶以及帶來滾滾熱錢的流量,怕是愛奇藝沒有勇氣展現出對賭的氣概吧。

總而言之,版權市場這下子又熱鬧了。對於行業從業者來說,這當然是一樁好事。

世界終究是屬於BAT的,體育版權概莫能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