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

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

在消化科跟诊时,经常会碰到不少胃病挺严重的患者。老师给他们看完病,开过药之后,他们就会特别关注自己在治病吃药时需要注意什么。

根据老师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不少患者的反馈情况,我们都会嘱咐他们在吃药期间不要吃鱼、虾、萝卜、牛奶、绿豆、蜂蜜等食物,因为这些东西会干预中药疗效,甚至还会和一些中药产生毒副作用。

面对医嘱,大部分患者会欣然接受,积极配合。但是也有不少患者会抱有抵触心理,甚至还很排斥。

这类病患往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以为自己在网上或是书本上看了或者是学了点医学科普之类的东西就很了不起,可以在医生面前班门弄斧,指手画脚。

这种错误的就医态度,不但混淆视听,影响医生的判断,不利于看病治病,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导致医患之间面临信任危机。

一旦医生没有按照患者的意思诊病开药,患者的内心就会感到不爽,头脑里便会产生一系列不愉快的就诊体验,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理疾病,诸如焦虑症、抑郁症、狂躁症等等。

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

有一位女性患者,被县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对吻性溃疡(活动期)”,来到我们医院初诊时,老师给她开了一个方,并嘱咐她以后尽量少吃土豆、莲藕、红薯、板栗等含淀粉量高的食物,牛奶也尽量不要喝。因为这些食物容易产酸,会加重病情。

我们都劝她要好好听医生的话,配合治疗,但是这位女患者就是不听。

复诊时,她不断地对老师抱怨吃这些药一点效果都没用,反而觉得胃更加难受了。究其缘由,竟然是因为在吃药时偷吃了不少土豆和辛辣食物。她说自己特别喜欢吃这些东西,如果不吃就会难受的要命。

在临床上,有很多消化道疾病都跟饮食和情志有关。管不住自己的嘴或是和关心自己的人对着干,只会扰乱身心,加剧病情。

“管住自己的嘴,控制自己的情绪”,是老师经常对患者说的一句话。虽然看似简单,但要病人真正做起来却比什么都难。

他们在本性的驱使下,会力图为自己的习惯辩护。即使他们清楚的知道这个习惯已经害了自己,可他们还是会竭力掩饰,甚至视若无睹,充耳不闻。

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

我有一个亲戚,他非常喜欢喝酒,每每有饭局必定是大吃大喝大醉一场。

但是某天他被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医生劝他以后不要再喝酒了,否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他不相信,发微信问我:“你说,为什么得了这个病就不能喝酒啊?”

我对他再三解释,以为他记住了。不料,最后回我一句:“你们这些人啊,不让我喝酒就是判我死刑!真狠!但我就是要喝!”

无奈之下,我给他找了几篇相关文献,想让他仔细看看。

两个月后,他打电话跟我说自己住院了。因为没有听医生的话,在外面还是胡吃海喝,痛风便恶化了。这让他感到既痛苦又懊悔。

如果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却管不住自己的嘴,驾驭不了自己的情绪,又凭什么控制自己的命运呢?

所谓爱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就是自律,从行为到语言的自律。说白了就是,控制自己要对自己狠,会把别人的意见和态度当回事。

要知道,这个世上最伤害我们的东西,往往是自己最喜欢的。因为太喜欢,所以偏激执拗,既不忍心节制,又不舍得放下,只会任其肆意蔓延。非要等到真的有切肤之痛,才能有所悔恨,才会真正感激关心或者治愈自己的人。

你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就会严重伤害自己的肠胃;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严重消耗自己的能量。

学会管住或是控制自己,就是让别人在恰当的时间,用合适的手段,在正确的地方给你对症下药。你得好好配合才行!

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