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巴士回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玄武湖,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牆……”一邊聽著耳機裡輕聲細語的講解,一邊看著窗外樹影婆娑的街道。就像文藝青年們愛引用的那句,“這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8月6日,闊別5年之久的雙層觀光巴士就這麼悄悄地回來了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圖片來源於《週末》報2018年8/9期封面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一日看盡南京花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當天一大早,不少來體驗“回憶殺”的南京人早早等在中山陵站,當雙層觀光巴士“霸氣”的大紅車身出現時,人群中出現了一陣歡呼。

將一日票遞給司機師傅,他麻利地把車票在刷卡機上一掃,就將車票右下角撕去,遞上一份南京市觀光手冊和一副耳機。司機說,車內座椅旁裝有GPS自動定位的中文、英語、日語、韓語等8國語音解說系統,接上耳機後,就可以任選語言聆聽沿途講解。“耳機是一次性的,乾淨衛生,乘客使用後可以帶走。”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巴士一層有20個座位,塑料把手加皮椅墊,比普通塑料座椅更舒適。二層共設置38個座位,車頂設置全景玻璃天窗,能全方位、無死角地賞景。天窗外是藍藍的天空,兩側是景色各異的街道,經過城門時,更有種穿越歷史的感覺。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 南京雙層觀光巴士線路圖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南京雙層觀光巴士分2條日行線,1號線為中山陵—月牙湖公園·御道街—明故宮—雞鳴寺·玄武湖—鼓樓公園—總統府·梅園新村—明故宮東—南京博物院—明孝陵—中山陵;2號線為雨花臺南大門—夢都大街·廬山路—江東萬達廣場—江東門紀念館—莫愁湖公園南門—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中華路·瞻園—總統府·梅園新村—七里街—雨花臺南大門。兩條觀光線路幾乎覆蓋南京最熱門景點,讓乘客坐著車就能看盡金陵美景。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雙層觀光巴士全年無休,運營時間9:00-17:00,1號線和2號線間隔時間分別為每15分鐘一班和每20分鐘一班,目前全市共投放10輛雙層觀光巴士,還將開通第三條雙層夜間觀光線路,從晚7點到晚11點,涵蓋主城比較繁華的路段。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雙層巴士之所以退市,原因之一就是車身過高,“碰擦”行道樹。這次雙層巴士再開行,車身高4.18米,

特意設計了最優路線,規避一些行道樹密集區域

“公交車裡爬樓梯”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雙層公交車與南京人的第一次見面,還是在上世紀90年代。

1995年南京有了雙層公交車,南京人稀奇地稱之為“在公交車裡爬樓梯”。當時最先開通的是南京長江大橋線路,又被稱為大橋觀光線(鹽倉橋—泰山新村),當時的站牌寫的是“雙1”,據說是當時唯一可以用月票過江的線路。

每個老南京的往日記憶中,都會駛過一輛雙層巴士。當時坐著雙層巴士,登上小二層,看著長江水的波瀾壯闊,內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自豪與滿足。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在“南京公交”的百度貼吧,一眾雙層巴士迷們念念不忘的,還有特1線

1997年5月1日,特1線公交開通,也就是現在100路的前身。雖然它不是南京第一條擁有雙巴的線路,但是

它的線路圍繞南京城中的眾多景點,一開通就非常火爆。有網友回憶,當時上車的時候工作人員要強制性拉起繩子排隊,才能勉強維持候車秩序。

到了2004-2007年,南京雙層巴士迎來了鼎盛時期,城內共擁有200多輛雙巴。1路、2路、16路、17路、33路、64路、74路、100路、101路、105路、遊1路等等,每一輛都有著南京人難以割捨的獨特回憶。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那時候乘公交,總要等一輛雙層巴士。而且上了車必須到二層一覽風景,二層的前排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大人們坐在前排是為了欣賞到更好的風景,孩子坐在前排則更有一種坐擁宇宙中心的滿足感。趴在窗前,好奇地看著馬路上車來車往,心裡默默地和過往的車輛較勁,每一次超車心裡都會雀躍。短短的十幾分鍾車程,小腦袋裡早已上演了幾部拯救世界的動作片……”“90後”南京小夥周雲峰迴憶,當時坐著雙層巴士駛過長滿梧桐的道路,開著窗伸手偶爾還會和梧桐枝葉親密接觸,好像自己在穿越叢林,觸手可及就能感受到南京城的美景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那時候回頭率最高的雙巴、公交車中的“高富帥”是遊1路敞篷車。它經過中山陵,沿途風景優美,也經常被市民租去當婚車,走在路上看見雙層大巴掛滿了氣球和鮮花,就知道是誰家有喜事,接了新娘和賓客,親朋好友幾十人聚一起,別提多熱鬧。

2004年開始,南京雙層巴士進入了鼎盛時期,城內共擁有200多輛雙巴。1路、2路、16路、17路、33路、64路、74路、100路、101路、105路、遊1路都曾有過雙層巴士服役,直到2013年11月17日,最後一輛雙層巴士17路駛回車站,至此承載了諸多記憶的雙層巴士就此告別南京人。

那些年,那些車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 民國時期,人力車、馬車和汽車“爭天下”

巴士駛過的悠悠歲月,也是南京城的一段記憶。

1918年,南京名士佘恆等人慾創辦“金陵長途汽車公司”,1921年,佘恆說服了幾位有影響的地方士紳,與他們共同發起成立“寧垣長途汽車公司”。因遭人力車業、馬車業反對,延至1924年4月,寧垣公司的公交車才駛上街頭。

當時的路況極差,車開起來東倒西歪,顛得乘客屁股生疼,年老體弱者更是不堪忍受。車雖定員12人,可有時能擠進40人。至1927年8月,寧垣公司終告歇業。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 寧垣長途汽車公司成立儀式

1928年,商人趙於朔創辦關廟汽車公司,行駛夫子廟到下關江邊一線,在經營管理上不採用在站上售票的慣例,首次設售票員隨車售票。開業不久,因政府機關隨意借車,軍警乘車不買票,虧損過巨,僅5個月,即告停業。1929年1月,趙於朔又重新招股創辦振裕汽車公司,招用女售票員20餘人,開創了公共汽車招用女工的先例。因營業迭受軍警滋擾,至12月停業。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 江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合影

1928年,由歸國華僑出資的興華汽車公司成立;其後,1931年5月5日,由國民政府中央建設委員會委員長張靜江和民國要員吳稚暉、李石曾等投資創辦的“南京江南長途汽車股份公司”成立了。他們與興華公司並營,至抗戰前擁有汽車300多輛、職工1600多名。抗日戰爭爆發,江南公司有201輛汽車被徵作軍用,尚剩80餘輛車隨政府撤離南京。

1946年4月,江南公司帶舊車48輛回南京,續辦市內公共汽車業務。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 “江南”的公交車多是買來底盤,然後在自己的修車廠裡打造車身

民國時期,南京公共汽車都是國外的小型車,動力小,載客少,設備也簡陋,車廂低矮,木長條坐椅,車門設在車廂後面,行車顛簸時人頭可觸及車頂。

上世紀50年代,公共汽車均為國外產的老式舊車,全依靠修配維持使用。公交職工為了多出車,盡一切努力尋找廢舊料,採用“修、補、拼、改、代、焊、接”多種方法解決所需的配件。1958年起,開始購用國產解放牌新客車,至1974年,淘汰了所有的國外各種牌號舊車,全部使用國產汽車。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 國產“解放”牌的新客車

“大辮子”和“大通道”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南京人記憶中的電車,翹著兩條長長的辮子,與梧桐和民國建築極為般配,也出現在不少南京作家的字裡行間。

1957年,因客流增長,車輛不夠,江南公司試製

客車掛車,在客車與掛車之間制動採用電力式傳動並加裝保險鏈條及掛車脫鉤自動制動開關,掛車轉向裝置採用轉盤式。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最早於上世紀60年代在南京街頭出現的無軌電車,藍白相間,圓頭圓腦,因為車頂上有兩根電線,被大家稱為“大辮子”。1960年,南京興建無軌電車,全部工程投資638.35萬元。工程技術人員根據南京廣場多、綠化好、道路寬窄不一的特點,參照兄弟城市的經驗,採用不同的架設方法。中山路、中央路、中山南路等道路,用單臂鏈式懸吊;新街口、鼓樓、熱河路等3個廣場用蛛網式鋼索結構,其中鼓樓廣場中央不立電杆,保持廣場寬廣和諧的特色,在技術上是一次成功的嘗試。整個線網架設,不僅節約投資,而且保護了城市綠化。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 “大辮子”無軌電車

1975年,公交修配廠試製成ND-661鉸接式電車。因為前後兩節車廂可容納140人左右,顛簸或轉彎時中間連接處會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被乘客們稱為“大通道”,不少南京孩子最樂此不疲的就是站在會轉圈的連接處跟著汽車搖擺轉彎。

因為大通道有大容量,尤其是到上世紀80年代,成為南京公交所使用的主要車型之一,最多時超過300輛。那時工人上下班時間比較集中,早晚高峰客流巨大,“大通道”很實用。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1995年2月28日上午,南京無人售票車開通。那一天,去9路等著坐車的人“比元宵節到夫子廟看燈的人都多”。1996年1月9日,首先和我們說再見的,是陪伴了35年的“大辮子”,南京街頭再也看不到拖著大辮子的無軌電車了。

很快隨著無人售票的逐漸普及,“大通道”有兩個門,刷卡售票之後,由於沒監控,仍然需要售票員監督,“浪費人力”。另一方面,由於當時的“大通道”拋錨的情況越來越多,種種原因累積,在陪伴了南京人20多年後,1998年9月南京市區淘汰所有鉸接式公交車,我們再次告別了一個老朋友“大通道”。

雙層巴士迴歸,穿越城市的記憶

▲“紅中北、綠雅高、五彩繽紛是公交”

1998年南京市政府放開公交市場,南京街頭除了老牌的公交公司,還出現了雅高、中北的公交車。為了好分辨,三家公交車公司都把自己的車輛刷成不同的顏色,還有句順口溜“紅中北、綠雅高、五彩繽紛是公交”

空調車、IC卡電子月票、有軌電車、電動公交……公交車的變化見證著南京的變化,陪伴著南京人的成長,數十年彈指一揮間,當年追著車跑的孩子如今都已經長大、結婚、生子,南京城還是我們深愛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