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达芬奇睡眠法,一天只睡2小时?真的有用吗?

所谓的“达芬奇睡眠法”据说起源于大画家达芬奇,他认为这是一种最科学的睡眠方法。

据说达芬奇惜时如金,于是每工作4小时才睡觉15分钟,让自己一天24小时都在不停的工作当中。这样,合计一天才睡了不到两个小时。

可是这样真的有用吗?

传说中的达芬奇睡眠法,一天只睡2小时?真的有用吗?

在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明白一个基础定义:单相睡眠和多相睡眠。

在成年人的正常生活中,一天内只有一次长期的闭眼周期(晚上睡觉),或附加一次较短的闭眼周期(午睡),这称为单相睡眠。

而多相睡眠,则是这种达芬奇睡眠法,即将一个长期闭眼周期拆分为多个闭眼周期,并且全天睡眠周期总和不超过3小时。

相信很多人也都清楚,睡眠太多或太少对人身体都有害处,因为它打断了人的正常生活节奏,昼夜节奏。科学家们发现,人的节律的调控指令主要由下丘脑神经核团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发出。SCN可以看作是专门管理人生活休息节奏的一个部门,身体上的各个器官什么时候开始工作,进入休息都是由它控制的。并且只要是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不关你是白天睡觉,晚上上班,亦或是反过来,都没问题。有问题的只是SCN这个部门不适应频繁的更改生活节奏。

因此,达芬奇睡眠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是没有大问题的,可能唯一的问题在于,达芬奇发明这个睡眠方法的时候,年龄比较大,所以睡眠时间比较少。

睡眠时间短这个问题,那可就大多了。

传说中的达芬奇睡眠法,一天只睡2小时?真的有用吗?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类的睡眠实际上还分为两个层面。也就是深度睡眠和浅睡眠两种。众所周知,深度睡眠才是身体真正的休息。

如何判断是浅睡眠还是深度睡眠呢?

就是早上一醒来,如果自己能回忆起一些梦境,那么表示这是浅睡眠,深度睡眠里的梦是不会被回忆起来的。

而一个真正有效的睡眠周期则为,浅睡眠,深度睡眠,最后回归浅睡眠。这样一个周期,人体才能够进行充分的休息,预计每个睡眠周期为1.5小时到2小时。

也就是,单相睡眠中会进行多个睡眠周期循环,午睡的时候由于时间短暂只会进入浅睡眠。相信很多人也有这种体验,午睡的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会做很多梦。从这方面看来,浅睡眠状态下人体还处于一个警惕状态,周围的环境会对梦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并且,人体在转换睡眠和清醒状态中,还有一个转换过程。这个转换过程,就类似于手机的开机画面,整体大约需要1小时。在这1小时里,很多人都会感受到心情逐渐的开心起来,这是因为大脑调剂神经开始分泌血清素这一类物质。这一类物质就是压制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让人感受到放松的物质。以及,血清素同时还控制着免疫系统调控因子。

从这方面看来,达芬奇睡眠法根本就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只是进行短暂的浅睡眠以缓解疲劳而已。并且,由于重复的“开机关机”,导致人体分泌的血清素根本不达标,长期以往会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损坏人体电线“神经系统”。

传说中的达芬奇睡眠法,一天只睡2小时?真的有用吗?

因此,达芬奇睡眠法虽有不可取之处,但是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鉴于成年人正常睡眠时间应在8小时,因此达芬奇睡眠法可以调整为,每工作5到6小时,睡眠2小时。这样,即达成了达芬奇睡眠法要求的多相睡眠,又符合了人体休息睡眠节奏,两全其美。

不过,对于很多工作党来说这完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毕竟,早上8点钟到12点钟工作,中午休息的2个小时不能完全拿来睡觉,还要吃饭呢。

对于那些时间不够用的学生党,考研党等等,挑灯夜战的时候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