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那么长,停一下又何妨—川汶第三站

第三站:水磨镇戏楼——水磨兴衰的见证

  离开花谷,我们回到了镇上,开始正式参观这座新生的小镇,水磨镇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被世人称为“老人村”;镇上保留了一些原始的建筑,例如:耸立千年,饱经沧桑的原色石雕,记录着千年的风云变幻。原来的土房青瓦,如今已经换了新装,“禅寿老街”、“寿溪湖”、“羌城”三大区域组成了如今的小镇。这里,你可以看到:3000多平米的西羌汇、古老的龙窑、16万平方米的“寿溪湖”、独具羌藏风格的禅寿老街、蕴含羌族图腾文化的照壁、象征水磨人民不屈精神的春风阁等;当然还有本次我们最偏爱的地方——水磨镇万年台戏楼

人生那么长,停一下又何妨—川汶第三站

万年台戏楼

  禅寿街上的万年台戏楼,修建于明万历25年,公元1588年,一直是当地百姓集会的场所,见证了自明清以来几百年老街历史的兴衰,在5.12地震中被摧毁,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万年台是由佛山市对口援建的;听说旧时戏楼常有戏班在此唱戏可以容纳百人以上观戏,我们仿佛看到了黄昏时分,长寿的老人时而摇着扇子,时而嘬着清茶,时而应和着戏曲演员,调皮的孩童穿梭在人群中,嬉戏打闹,长寿的秘诀便在于此吧!为何现在康养如此受到关注,可能也是为了让游客感受到旅游地的人文风景,并从中找到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到古镇,我们当然也不放过任何一点拍照的机会,在这戏楼上,以往上演的都是旧时往事,而如今,我们将瑜伽带上戏楼,练习瑜伽的意义同样和长寿之乡不谋而合,古今冲撞,也许会有别样的火花。希望这座万年台戏楼能够包容我们的做法,在这一方天地之中,我们也希望自己的身影能够停留在戏台的光影交错中。

  如今的古镇,处处展现着文化的魅力,处处珍藏着时光的记忆。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在水磨不期而遇!来到这里,就不舍得再离开,就像你,像我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