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做砸了怎麼處理?耐克「代工之王」會一把火燒了它!你呢?

  臺灣豐泰公司以鞋類代工為主,是全球最大運動品牌耐克(NIKE)的合作伙伴,每年能生產8500萬雙鞋子,所有NIKE高單價的各式潮鞋,都是“Madein豐泰”。2016年,豐泰董事長王秋雄首次以66億美元的資產榮登胡潤富豪榜,全球排名第1964位。


產品做砸了怎麼處理?耐克“代工之王”會一把火燒了它!你呢?

  那麼,王秋雄是如何開啟豐泰並最終成為耐克“代工之王”的呢?

  1977年,NIKE到臺灣尋找合作伙伴。在參觀二十幾間鞋廠後,把第一批1.1萬雙四萬美元的帆布鞋訂單給了當時由年輕人王秋雄所管理的斗六鞋廠(豐泰前身)。產品做好時,NIKE經理來驗貨,當場臉色一沉,批評品質不佳,要求開箱重整。

  當時30多歲的王秋雄,關起門來想了很久,痛定思痛,讓員工把做好的一萬多雙鞋子搬到工廠門口,當著所有員工的面一把火點燃……待鞋子全部燒燬之後,王秋雄莊嚴地開口說:“我們重來。這次把鞋子做好。”

  十天後,鞋子重新做好,NIKE經理聽到王秋雄一把火燒了鞋子的事,專程南下重新驗貨。這次當然滿意了,也馬上打電話向美國總部報告這件事。當時四萬美元將近160萬元新臺幣,王秋雄的創業金不過200萬元,幾乎賭上了所有身家。

  這把火之所以具有極高的吸引力,在於“它鮮明地彰顯出王秋雄的無私、犧牲及理想性”,是推到極致的道德感召。王秋雄是老闆,不是親手製鞋的人,但員工做出來的不良品,他要負責。面對這次的生產危機,他沒有思考自己要如何全身而退,而是思考公司要怎樣才能真正走得長遠。

  事實上,王秋雄如果繼續用當前的品質做鞋子,豐泰可能還是能賺錢,甚至可以靠做大規模來擴張。但這樣下去,豐泰永遠不會成為世界級企業,做出最好的鞋子。做好,比做大更重要。道理很簡單,但再怎樣善於演出,也不一定能在短時間內說服員工跟從。

  好在王秋雄選擇犧牲自己的利益,做出顯然需要極大勇氣的道德性宣示。面對這把火,員工只要略有一點良知,就不存在向他說“不”的空間。原本需要時間醞釀、審時度勢的組織變革,也在員工已無任何異議空間的情況下,迅速整隊、邁步向前。

  多年以後,王秋雄回憶說:“要是當年沒燒那把火,豐泰恐怕花上十天百天的時間、投入十倍百倍的資金,再套用上品管圈(QCC)、全面品質管理(TQM)以及六標準差(6sigma),也很難摒除員工過去的製作習慣,而提升良品率,扭轉頹勢。”事實證明,豐泰與NIKE之所以能攜手合作40多年,就是因為王秋雄當年燒的那一把火是“玩真格”的,而不是“給別人看”的。

  可見,在企業面對危機時,領導者要展現出道德勇氣、挺身而出,站在下屬之前承擔責任,用實際行動為下屬做模範與表率,才能佈下高明的控制之網,驅使下屬克服人性弱點,讓他們願意在黑暗中站起身來追隨你往前走,邁向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