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倍群O1a-M119在日本的整体比例

Y染色体SNP单倍群是国际上学术界按一种遗传标记(SNP)划分的Y染色体谱系,同属一个单倍群的男子(对于女子而言是其父亲所属的单倍群)拥有最近的共同父系祖先。单倍群O1a-M119是一个相对很年轻的单倍群,在大约两万年前孕育于今天的越南北部,分布于从西伯利亚到南半球的东亚许多民族。在历史年代,单倍群O1a-M119是南岛语系民族、汉族(语言属汉藏语系)、的固有单倍群。随着民族的交融,单倍群O1a-M119在现代还分布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民族和蒙古语族民族、汉藏语系其他民族、苗瑶语系民族、部分南亚语系民族、回族(说带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汇的汉语)、京族(语系未定)、印度人、斯里兰卡人、科摩罗人、俄罗斯人、欧洲人、美洲人和澳洲人等民族或人群中。

就日本全国而论,根据现有文献的最大样本量数据,以Nonaka等2007年的论文,日本人的O1a-M119比例为3.4%。其他论文数据,在文波2003年论文中,日本人的O1a-M119比例为3.4%。根据2012年6月11日在SMGF的查询数据,日本人的O1a-M119比例为4.1%。这些都说明日本人的O1a-M119比例在3~5%之间。日本有1亿2700万人口,以O1a-M119比例为3.4%计,日本有大约430万人的父系源自单倍群O1a-M119。相比之下,台湾原住民只有38万人口,以O1a-M119比例为80%计,台湾原住民有大约30万人的父系源自O1a-M119。日本人父系源自单倍群O1a-M119的人数是台湾原住民父系源自O1a-M119的人数的14倍!如果说台湾是单倍群O1a-M119的重要居住地,日本列岛又何尝不是?

二、单倍群O1a-M119在日本人中的姓氏分布

根据现有文献和主要Y染色体数据库网站的数据,单倍群O1a-M119在日本人中的姓氏分布见下表。

表:单倍群O1a-M119在日本人中的姓氏分布

单倍群O1a-M119在日本的整体比例

因为文献数据基本是没有姓氏信息的,主要Y染色体数据库网站的数据不少也没有姓氏信息,所以现在搜集的数据还十分有限。以后有更多数据,将会补充和完善。

三、日本人O1a-M119比例

下表列出了综合文献和YHRD(国际Y染色体数据网站,网址:www.yhrd.org)数据的日本人O1a-M119比例。对于样本存在或可能存在交集的不同数据,选择样本量大的数据。

单倍群O1a-M119在日本的整体比例

从上表可以看到,综合文献数据和YHRD数据,日本人的O1a-M119比例为1.9%,父系为O1a-M119的日本人有200多万,是台湾原住民人口的5倍多!

而且,从O1a-M119的多样性看,尽管日本人可能没有O1a2-M110,但日本人在单倍群O1a-M119的多样性不亚于台湾原住民。无论是Nonaka等2007年论文,还是Kim等2011年论文,都有样本实测为O1a-M119,但如果从Y-STR进行Y-SNP配型,从保守原则,我不能对其配型为O1a-M119。因为与之最接近的样本要与之在17Y-STR相差7步以上,或在12Y-STR在多个低变点存在差异,这对O1a-M119的配型来说,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均少见。这也就是为什么实测数据的日本人O1a-M119比例要高于根据Y-STR进行Y-SNP配型数据的日本人O1a-M119比例。日本人O1a-M119的多样性完全超过我的预计。

四、日本各地区日本人O1a-M119比例

1、数据

下表列出了综合文献数据,日本各地区日本人的单倍群O1a-M119比例。

从YHRD上采集的119例日本筑波人数据没有计入,因为筑波是日本科学城,其中的人员来自日本各地,所以没有统计入表中。但在筑波采集的日本人的O1a-M119比例达5.0%,在所有大样本日本人数据中为最高,甚至比下文日本各县(都、道、府)O1a-M119比例最高的青森还要高,这可能还是与筑波在本州北部有关。

单倍群O1a-M119在日本的整体比例

2、本州北部

从上表可以看到,综合文献数据,日本人的O1a-M119比例以本州北部为最高,这与分文献、日本各地相对均匀采样的大样本文献数据也是一致的。

Nonaka等2007年论文,263例日本人,日本全国的O1a-M119比例为3.4%,本州北部的O1a-M119比例为为6.1%。

Hashiaya等2008年论文,1166例日本人,日本全国的O1a-M119比例为1.7%,本州北部的O1a-M119比例为2.7%。

Mizuno等2010年论文,1346例日本人,日本全国的O1a-M119比例为1.6%,本州北部的O1a-M119比例为3.4%。

三组日本各地相对均匀采样的大样本文献数据,本州北部的O1a-M119比例均要显著高于日本全国的O1a-M119比例。

相对于日本整体的O1a-M119比例,本州北部的O1a-M119比例较高,或与肃慎人的融入密切相关。

不仅是吉林九台满族,大样本数据,辽宁满族(He等2013、YHRD)、辽宁锡伯族(YHRD)的O1星簇比例均要显著北方汉族(不包括北京汉族)、朝鲜半岛人,吸收了大量满族成分的北京汉族(Kim等2011、YHRD)、辽宁蒙古族(YHRD)的O1星簇比例亦显著高于北方汉族(不包括北京汉族)和朝鲜半岛人。

吉林九台满族、辽宁满族、辽宁锡伯族、北京汉族、辽宁蒙古族成为中国北方O1a-M119星簇比例最高的五个群体。

现代满族、锡伯族主要由明代女真人、北方汉人和朝鲜半岛人融合而成。这说明,O1a-M119星簇是满语支民族的特征成分。

锡伯族是国际上唯一承认的现代满语支群体。尽管与满族相似,锡伯族的汉化也非常严重,但相对要稍好一些,大样本数据,锡伯族的O1a-M119比例在东北各民族中最高。

3、九州和中国地区靠濑户内海一侧

粗看表2:日本各地区日本人O1a-M119比例,日本各地区的O1a-M119比例,似乎是从本州北部向两边降低,但实际并不尽然。九州地区的O1a-M119要显著高于本州西部的整体水平,更显著高于四国和冲绳。

由于上述文献数据没有来自鹿儿岛县和宫崎县的样本,来自熊本县的样本也只有3例。因此,这里的九州地区的O1a-M119比例主要反映的是九州北部地区的O1a-M119比例。

根据友人反映的早期文献(作者没有搜集到)中的鹿儿岛人O1a-M119比例超过10%,鹿儿岛人无论在体质特征,还是在文化上,均与台湾原住民中的泰雅人惊人相似。九州南部的O1a-M119比例很可能比九州北部更高,九州南部很可能是日本O1a-M119比例最高的地区。

其实,并不仅仅是九州,中国地区靠濑户内海的一侧,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南部,同样有较高的O1a-M119比例,而且不亚于九州北部地区。

Nonaka等2007年论文,263例日本人,中国地区的O1a-M119比例达18.8%,在日本各地区中是最高的。

九州地区和中国地区是日本弥生文化最早出现的重要地区,这里出土了大量具有显著江南文化特征的文物,这里的绳纹时代晚期和弥生时代古人类遗骨,也与江南古人类遗骨非常接近。这都支持日本弥生时代移民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流域。

五、日本各县(都、道、府)日本人O1a-M119比例

1、数据

上面的数据是按地区划分的。日本的行政区划是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大阪府)和43县,这是日本的一级行政区。这比上面的地区划分要更细。

下表列出了,综合文献数据,日本各县(都、道、府)日本人的O1a-M119比例,各县(都、道、府)样本数不少于50例。其中部分县(都、道、府)数据做了合并。进行合并的主要是大都市数据(东京、大阪、仙台和名古屋)和其周边县数据,因为大都市人口流动较大,大都市数据与其周边县数据合并,有助于了解近代以前的地理分布。由于中国地区靠日本海一侧与靠濑户内海一侧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把冈山、广岛和山口数据合并,以助于说明中国地区靠濑户内海一侧的情况。

单倍群O1a-M119在日本的整体比例

2、青森

从上表可以看,在缺少鹿儿岛和宫崎数据的情况下,位于本州岛最北端的青森的O1a-M119比例4.1%,是日本各地O1a-M119比例最高的,根据史料记载,这里是肃慎人(女真人的祖先)的重要定居区,是满语支民族融入大和民族的重要地方。

不仅如此,排在前三位的地方都位于本州北部。

新潟和山形是历史上肃慎人在日本列岛的重要登录地。上面的表中没有新潟的数据,是因为新潟的样本只有6例。在上表中,与新潟相邻的群马的O1a-M119比例仅次于青森。而且,在国际Y染色体数据网站SMGF(网址:www.smgf.org)上,2012年7月查询,145例日本人数据,有6例属于单倍群O1a-M119,其中就有2例来自新潟。

3、冈山、广岛和山口

冈山、广岛和山口的O1a-M119比例2.6%,在缺少鹿儿岛和宫崎两县数据的情况下,在非本州北部的各地中是最高的。

相比之下,中国地区靠日本海一侧的鸟取的O1a-M119比例是1.2%,濑户内海对岸的爱媛的O1a-M119比例是0.9%,中国地区靠濑户内海一侧,有着显著高于周边地区的O1a-M119比例。

在广岛县面向濑户内海的南部,有个地方叫“吴”,据说这里是古代吴越人东渡日本后的重要定居点。综合文献数据,广岛的样本一共9例,就有1例属于单倍群O1a-M119,且冈山、广岛和山口的O1a-M119比例,在没有鹿儿岛和宫崎两县数据的情况下,在非本州北部的各地中最高。而上文提到的日本人中属于O1a-M119的高频型,文献和YHRD数据中的14例,有6例出现在中国地区或与其相邻的福冈、爱媛,其他多为大都市、大都市周边或科学城筑波。

这都是吴越人东渡日本的有力证明。

六、小结

台湾原住民的语言各不相同,文化也存在差异,但他们的语言都属于南岛语,且南岛语在台湾岛上有最丰富的多样性,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台湾是南岛语民族的重要起源地。

台湾原住民的Y染色体类型均以单倍群O1a-M119为主体,且所属的下游类型各不相同,而东南亚的南岛语民族普遍具有一定比例的单倍群O1a-M119,因此,单倍群O1a-M119被学术界认为是南岛语民族的特征单倍群。

单倍群O1a-M119有两个重要分支,单倍群O1a1-P203和单倍群O1a2-M110,东南亚两个重要的南岛语民族国家-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前者(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单倍群O1a1-P203比例最高的国家,后者(菲律宾)是世界上单倍群O1a2-M110比例最高的国家。

但是,单倍群O1a-M119是南岛语民族的特征单倍群,绝不意味着单倍群O1a-M119是南岛语民族唯一的重要单倍群。学术界普遍认为,单倍群O2a1-M95、O3a2c2-N6,同样也是南岛语民族的重要单倍群。

不仅如此,日本绳纹时代人的代表类型D2-M55、日本弥生时代移民的代表类型O2b-SRY465同样也是南岛语民族的重要固有成分。

美国学者曾提出,统一日本的古代大和国,在文化特征上与九州南部的现代鹿儿岛人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大和民族的史诗,亦认为大和民族源于九州南部。

鹿儿岛人无论从外貌,还是从文化,都与台湾泰雅人惊人的相似。从核心词,日语与南岛语完全对应,在台湾和东南亚的各种南岛语中,又以泰雅语与日语最为接近。

从Y染色体看,日本人中的一个属于O1a-M119的高频型与泰雅族的核心型相近,同属于单倍群O1a-M119下游的一个细分类型,且这个类型在日本又主要分布于中国地区和其周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