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故事|夢裡水鄉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里程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滔滔奔流2500多年,作為獨特的文化遺產,大運河是中華民族一條流動著的歷史紐帶,生生不息,連接著過去與未來。在歷經千年的通航歲月裡,大運河孕育了古鎮流傳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了深厚悠久的人文底蘊。南潯(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便是運河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南潯的頔塘故道是太湖流域開鑿最早的運河之一,全長約為1.6公里。故道由磚石護坡,花崗岩石斑駁。頔塘故道由西向東橫向流過南潯古鎮,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南潯這一江南水鄉的城市形態、街巷空間的發展和演變。尤其是頔塘故道與南北市河相交,所形成的十字港形態,是南潯古鎮最為典型的特徵。南潯的輯裡湖絲便是通過運河走往各地。

運河故事|夢裡水鄉

運河穿境而過,分城裡城外。進入古城,遇見最原汁原味的水上人家,走在古鎮的青石板路上,猶如徜徉於古詩畫裡。你能看到兩岸傍河而建的數百間樓,中間架長板石連接兩岸,河水潺潺,倒影悠悠,運河用她最柔軟的姿態定格了最美的時光。其間,亭臺樓榭,長廊曲橋,溫婉而連,而仿照杜牧《山行》詩中的建築構造,其慧心巧思之精美更是讓人驚歎不已。散落在小巷深處的張靜江故居、張石銘舊宅、嘉業堂藏書樓、劉氏梯號、嘉業堂藏書樓、廣惠宮等至今仍保持著古樸遺風。

河水清悠,歲月斑駁。古鎮的舊街曾演繹著古運河畔的繁華,記錄著幾世的盛衰枯榮。這裡飽蘊著獨特的民俗魅力,流傳著聞名於四方九域的詩詞歌賦。這一處處老宅、舊址,有多少說不完的故事……

如今,千年運河展現新貌,城市復航,運河沿岸旅遊觀光帶啟動,讓“世外桃源”的詩意生活不再是夢想。現在這段河道及兩岸已建設成為一條有著特色風俗的步行街,錦繡萬分。尤其是寂寥的雨點敲打著瓦片和石階時,它傳遞的是那種固執的青春的迷茫,如同戴望舒在《雨巷》中表達出的惆悵和繾綣之情。坐著遊船穿行在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上,欣賞著兩岸風光;古橋回眸,槳聲在光影中搖曳,悠久的歷史感與現代都市景觀就這樣微妙地融匯為一幅雋美的畫卷……

京杭大運河溝通了錢塘江和太湖,在湖州境內全長120公里。絲竹之情,魚米之鄉,文人墨客們留戀於鱖魚的肥美,而想要在這裡長久地居住下去 。

運河穿行而過,為古鎮帶來了豐富的資本。自古,運河邊的南潯古鎮就是江浙雄鎮,這裡富豪齊聚,風格各異的建築糅合出了獨有的味道。相比於烏鎮,這裡是瀰漫著柴米油鹽生活氣息的地方,“潯味”是一種非常有吸引力的味道:太湖白蝦、繡花錦、銀魚炒蛋、定勝糕、潯蹄、桔紅糕等,讓無數遊客慕名而來。

運河故事|夢裡水鄉

湖筆文化

被譽為“筆中之冠”的湖筆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方瑰寶,湖筆文化更是大運河衍生而來的燦爛文明。

“蘇湖熟,天下足”,據說南宋時,南潯便是物資富饒的江南水鄉,如今看來,湖光山色裡有著如此生動的景象,想來卻也不假。大到一行建築,小至一支毛筆,運河帶給這片土地的潤澤與堅韌不止於這湖光山色之中,她的細膩早已滲透到各種工藝的細節之中,被譽為“筆中之冠”的湖筆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方瑰寶,湖筆文化更是大運河衍生而來的燦爛文明。

相傳毛筆是秦國大將蒙恬發明的,並在居於善璉時傳授給了當地的百姓,成為流傳千世的文化傳承。善璉毛筆一直到現在都是純手工製作,師傅們端坐細磨,在時光中靜靜地書寫著中華民族的“工匠精神”。

童年時,去南潯走親戚是要坐船的,這在我當時看來無疑是一次長長的遠行。人在船上坐,船在水中游,恍恍惚惚的旅途讓人覺得時間都變得好慢,河道在進城後開始變得瘦窄起來,彎曲綿長。如果是秋冬季節,兩岸的樹能給人一種稀疏的美態,這和春夏季節的盎然綠意相比,又有別樣的風情。

童年記憶裡的小鎮,是剪紙和窗花在腦海裡的疊影。現在,小橋依然矗立在河道之上,煥然一新的格局讓她成為運河之畔的一個美麗符號。

平靜和緩的運河水相比於那些自然的大江大河,可能更具一種居家過日子的平常,一種細水長流的韻味,就像是沿河散落的燈火,也像是現在散落在運河邊的慢生活街區。

沿河的人家大多過著慢節奏的生活:茶餘飯後,沿街的長廊是人們休息的場所:年輕人喜歡自由的生活,於是慢搖酒吧裡傳來的悠揚歌聲盪漾在運河的波光之上;老人們每天都會約上三五好友,下棋聊天,伴隨著陣陣悠悠船槳聲,他們顯得格外安靜淡然;最快樂的當屬伢兒們了,這裡到處都能找到樂趣的地方,牆角里,屋簷下,石頭縫兒裡……凡是夠得著的地方總能被他們發現“新大陸”,童年就是在各種遊戲中度過的。小橋、流水、吳儂軟語,粉牆黛瓦,飛簷翹角……

一首詩,一座城。運河人家,繁衍生息

運河故事|夢裡水鄉

京杭大運河,是流淌千年的中華文脈。行走在大運河沿岸,活態的歷史觸手可及,滄海桑田遐思無限。回眺歷史,讓我們更加欽佩於古人的智慧與毅力。歷經數個朝代的風風雨雨,大運河的產生本身就是非凡的精神象徵,她是對一個偉大民族的歌頌。對照它2500多年的歷史,幾十年的人生經歷只是須臾,她的動和靜、張和弛無疑自足而盪漾,有淺淺的漣漪和沙沙的風雨,它一直是南北交通的幹道。

運河滋養了運河邊的古鎮,古鎮裡的居民通過這一條條運河支流走出自己的家鄉,走向了更為廣闊的世界,而運河也成為這座古鎮裡所有人的共同記憶。這是我對運河的理解,它就是這樣一條讓人凝神喜樂的河,一條使人安心的河。歷史文化與時代相更迭,綠色生態與民生共發展,沿著這樣的河水,我們能抵達我們想要去的地方。

河水就這樣流動著,既在變,又似乎從未改變。

春天的黃昏

請你陪我到夢中的水鄉

讓揮動的手在薄霧中飄蕩

不要驚醒楊柳岸那扇古老的窗

玲瓏少年在岸上

守候一生的時光……

一曲笙歌慢慢響起。夢裡水鄉,心安,便是歸處。

(本文為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我身邊的運河故事"(浙江段)徵集發佈活動來稿)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