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么多人嘴上说不喜欢途观,心里却很实诚?

“没有办法我就是这么强大,哈哈哈哈哈追不上我吧……”这首在抖音上蹿红的魔性歌曲,用来形容7月的途观正好适合。

为何这么多人嘴上说不喜欢途观,心里却很实诚?

注:数据源于乘联会

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大众途观重返SUV销量总榜第二,跟哈弗H6差不了多少,合资SUV“一哥”也由上月的奇骏轮庄到途观。问世8年之久,作为国内首款德系SUV,途观真是老当益壮。

为何这么多人嘴上说不喜欢途观,心里却很实诚?

还记得前几年,途观一直处在SUV市场的风口浪尖。一方面动辄万元的加价让不少消费者直跺脚,另一方面在各大车企争相争夺SUV市场的情况下,后来人们发现产品力“碾压”途观的SUV简直可以组建一个装甲师了。

为何这么多人嘴上说不喜欢途观,心里却很实诚?

(2015款途观内饰)

历数途观(非途观L)的短板、缺陷,说来也都是车迷耳熟能详的老话,甚至途观车主也是这么吐槽、自嘲的。价高、内饰丑、塑料感强、配置低、老掉牙的PQ35平台、机油烧的飞起(EA888)等等,再加上大众和“神车党”在国内自带招黑体质,途观是一款已经让人懒得去黑的“神车”。

为何这么多人嘴上说不喜欢途观,心里却很实诚?

然而,有的车友嘴上刚说“谁买途观谁就是SX”,转眼就屁颠屁颠提了一辆。“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啊,but so what?!”

神车到底是神车,途观系列的保有量已经突破180万辆了,荣放、CR-V、奇骏、昂科威之流卯足了劲就是干!不!过!

为何这么多人嘴上说不喜欢途观,心里却很实诚?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神车”途观到底有什么魔力:

大众光环护体,出道时间早

几十年来,不论从客观的销量数字还是感性的品牌认知看,大众才是中国人首屈一指的国民品牌,“中国的大众”可不是白叫的。只是说,现在因为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车企竞争加剧等态势,稍有弱化。可你想想,五六年以前,一辆挂着“VW”车标,特意迎合国人胃口完成国产,开起来也德味十足的SUV出现在面前,那是多大的震撼和诱惑!

为何这么多人嘴上说不喜欢途观,心里却很实诚?

大众是很多车友的汽车启蒙,以前大多数驾校教学用车就是桑塔纳,有多“耐造”,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学车的经历。临近而立之年,手头有点小钱,瞄向功能更丰富的城市SUV,在口碑、情怀多项加持下,我们似乎理所应当的就把途观作为第一考虑对象。这种情况下,就算配置再简陋一点,价格再贵一点,也认准它了!

自身产品力不俗并持续升级

途观多年来长盛不衰,产品自身实力肯定也不弱。老途观自2007年打下的技术底子,直到现在也能算作够用。大众式的套娃脸放在途观身上挺有辨识度,整体稳重大方,内饰看起来虽然寒碜了点,但多年来消费者早已见怪不怪,毕竟细腻的做工和扎实的用料还是没的说。高配版本配置够到了主流水准,可就是性价比低。

为何这么多人嘴上说不喜欢途观,心里却很实诚?

(途观和途观L实拍)

事实上,大众在中国也一直审时度势,发现消费者对于内饰、配置不满意,也会通过改款适当调整。比如现款在售的途观丝绸之路版本,配置比起前款厚道的不只一点半点。作为最新换代车型的途观L几乎是大众式“特供车”登峰造极之作,样子要运动硬朗多了,体格直接上升到中型SUV,终于换上MQB平台,加入1.4T节油版本和五花八门的科技配置等等,途观系列旺盛的市场竞争力,大众其实一直在用心维系。

终端优惠让人有些招架不住

你说第二代途观太老了,该退市了?大众倒也认得清事实,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当初的加价神车现在已是英雄迟暮,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和现实。优惠4-5万元解决不了的,那就干脆优惠个6-7万元!鉴于途观以往的口碑和影响力,算下来购买指数还是可观的。

为何这么多人嘴上说不喜欢途观,心里却很实诚?

即便是第三代途观/途观L,时至今日,像途昂那样加价就别想了,本来定价就虚高,以价换量也是应该的。

为何这么多人嘴上说不喜欢途观,心里却很实诚?

(北京地区某4S店途观L近日行情)

就比如优惠后20万出头的两驱豪华版,2.0T+7DSG“黄金动力组合”,还带全景天窗、真皮座椅、感应后备厢、上坡辅助、自动驻车等等时兴配置,又是经典德系品质,再怎么也不会出大错嘛。不过车友们要注意了,不管是老途观还是途观L,真要享受4S店标明的优惠,店面各类形式的捆绑多少会有一些,不过各位想必也都习以为常。

车叔结语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大众真的是最懂国人心的外来品牌,但途观的地位绝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稳固。车市不断演变和成熟,消费特征会倒逼车企作出改变和让步,至少终端优惠就是一大体现。途观最初并非一款多么经典、多么完美的SUV,生命周期已经够长了。今年是大众的产品大年,探歌、探荣接连登场,未来途观在大众SUV谱系中的地位不可避免的会下降,这对大众的死忠粉来说,或许也不是什么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