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为什么改革?改什么?怎么改革?

一、改革正当其时

1.科研机构获得国家的支持越来越大,但离国家的要求距离却较大。

2.科研机构的管理还跟不上国家的要求,如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开发管理等方面,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但目前科研机构还处于照抄照搬阶段。

3.科研机构没能更好地融入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潮流中,如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

4.科研机构发展速度与社会整体相比有些滞后,收入偏低,人才队伍不是很稳定。

二、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1.顶层设计。要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2.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分类管理,重点打造科研、开发、技能、管理四支队伍。二是绩效引导,对发表高端论文、产出高端成果的科研人员和在成果转化、活跃在生产一线及田间地头的开发人员及推广人员要重奖,并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三是充分尊重科研人员,弱化行政职能(谈去行政化还为时过早),真正去除官本位思想,真正把管理人员比例调整到10%。四是考核不能太复杂,要简单易行。

3.财经管理。集中力量做大事。经费不能洒胡椒面,要重点用于院士培养、团队建设、重大项目攻关和重要开放平台建设上。

4.提高管理效率。

(1)文件要根据实际制定,不能仅为完成任务而发文,而且要有能落实的具体举措,一件件抓,抓出实效。

(2)工作要有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不能朝令夕改,随意性大。

(3)要抓重点工作,做出亮点。如基地处一年只要制定三个方案,做好三项工作就行:院外基地管理方案、扶贫方案、服务三农的三百工程(百名专家百项技术兴百村),这些方案都可一抓抓几年,抓出亮点,抓出成效。

(4)岗位职责、责任层级清楚。在工作职责清晰的前提下相互配合,而不是一味强调配合而职责不清。如一机关处室:处长(主任)向分管领导负责,负责制定处(室)工作计划、布署工作、总结,协调好与上级及其它处(室)、院属单位领导的关系,统筹全处重点工作(每年1-3项即可);副处长和其它处级人员向处长负责,组织做好分管的工作;其它人员按岗位分工做好本职工作。全处(室)人员在分管领导或处长的统筹下,相互配合做好全处重点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