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杀菌剂

为了确保兰花在整个生长期内能正常生长,防病治病环节不能忽视。需强调的是:采用杀菌剂来防病治病则是不得已的最终手段,关键是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因为这里面有着很多的学问,有待我们认真、谨慎、科学地去认识、操作,才能真正达到目的。一、兰花生理症状要搞清楚由病原微生物侵害所发生的病害,称之为侵染性病害。侵害兰花的病害主要有:

兰花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杀菌剂

1、黑腐病,又称腐烂病,危害心叶,最先出现紫褐色斑,逐渐显水渍状并扩大。

2、褐斑病,又称炭疽病或黑斑病,危害兰叶,初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显椭圆形或半圆形的稍为凹陷的轮纹状斑痕。

3、霉菌病,又称白绢病。危害球茎。土壤表面,兰茎颈部附着白色菌丝。

4、褐锈病,危害兰叶,出现淡褐色或橙黄褐色的细斑点。

兰花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杀菌剂

5、细菌软腐病,又称细菌褐斑病,危害新草球茎,初出现水渍小斑点,逐渐由暗绿色变成褐色或黑色,患部常有分泌物流出。

6、叶斑病,又称蘖腐病,危害新芽。初现叶芽基部有软烂病斑,像开水烫过,如用手轻轻一拢,叶片随手而起,病斑中间为灰白色,外围深褐色。

7、病毒病,又称拜拉斯病,危害兰株,叶片上现不规则黄斑,并有凹突感。这些均需用杀菌剂防治的。另一类非侵染性病毒,是其它原因引发的,这与杀菌剂无关。例如正常的新陈代谢,或者因水分、湿度不正常,无机物过量、失调,微量元素缺失,火气污染等因素造成。

兰花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杀菌剂

二、侵染性病原微生物是哪些要搞清楚侵染兰花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真菌,细菌和病毒,搞清楚哪种菌体是便于采用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称为对症下药。先说软腐病。就是细菌软腐病,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对兰花的危害极大。针对这种病,必须使用抗生素。杀真菌的药剂对付软腐病是绝对无效的,也防不住。常用的药剂主要有农用链霉素,农抗120,井冈霉素等。再说真菌。真菌又分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4大类。黑腐病和霉菌病是由卵菌引起的,常用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竟然对它们根本没用。只有甲霜灵、恶霜灵等才是防治卵菌的特效药。褐斑病的病原体是子囊菌。褐锈病的病原体是担子菌。叶斑病的病原体是半知菌,防治这三种真菌的药剂很多。含铜、含硫、含磷的药剂均有效。常用的是波尔多液,福美双,代森锰锌,乙磷铝等。用得最多的是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不难看出,我们在认识上还存有不少盲点。我们不仅要认识病害,而且要了解、掌握杀菌剂,正确使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兰花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杀菌剂

三、杀菌剂的作用方式要搞清楚对待兰花应该采用综合治理、预防为主,对症下药的方针。因此选用何种杀菌剂很重要。

杀菌剂根据不同的要求分为保护、治疗、铲除三大作用。一些杀菌剂是以保护作用为主,并无治疗作用。故需适时地使用。兰花一旦被菌侵染,这类药剂不能再用。例如,波尔多液、福美双、代森锰锌、百菌清、王氯硝基苯等均属此类。有治疗作用的也称内吸杀菌剂。它们有输导传递功能,基部用药,顶部受益。顶部用药,基部享受。它能在植物体内发挥杀菌作用。但要提醒的是,一旦发病较重,哪怕再用高效的内吸杀菌剂,也无法挽回已造成的损失,千万不能误解有内吸治疗作用的药剂是灵凡妙药,包治百病,也需适时施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乙磷铝、甲霜灵、恶霜灵等均属此类。还有铲除作用的一类,一般用作清毒。它直接接触病毒,以防止进入植物体内。三性类药的防效率最高,我们一般用高锰酸钾即可。

兰花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杀菌剂

四、杀菌剂的性能及副作用要搞清楚首先,杀菌剂的有效成分原药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而是均匀地分散在各种制剂中。大多数还要通过兑水来配制一定的浓度才能使用。那么,什么剂型,怎么用必须掌握。

兰花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杀菌剂

其次,杀菌剂的优、缺点,特别缺点要了解清楚。大多数药剂是草剂使用,这最容易诱发抗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例如多菌灵,它对真菌有很高的活性,这是优点。可它的缺点是:第一、输导向上,不向下。所以,施用时最好用于基部。第二、多菌灵属苯并咪唑类药,单剂使用易产生抗性,也就是菌类对药的耐药性。这时,你不能再用同类品种的药去替换。甲基托布津是取代多菌灵的新品。施用后,在植物体外、体内、甚至在植料中马上转化成多菌灵产生药效,因此,它与多菌灵之间有内在的正交互抗性。所以,不能顶替或交替使用。甲霜灵与恶霜灵是同类产品,亦中如此。再次。草剂使用有缺陷,改用混合剂,把保护和治疗合二为一,这样复方使用同时也广谱杀菌。但要注意:碱性与酸性不能混用,高毒与高毒也不能混用。一旦为害,兰草恢复的机率几乎为零。特别是一些高档兰草,使用更要谨慎小心。最后必须强调:无论是哪种药剂,在兰花的一个生长期内只能使用2-3次,间隔时间为7-10天左右。有些品种半衰期很短,注意衍标。

兰花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杀菌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