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西盟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这里建有一座《阿佤人民唱新歌诞生地》的纪念碑,2002年被定为西盟县县歌。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古往今来,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是佤族的通天神器,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以前,当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用木鼓示警集众,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也要击鼓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木鼓更是振奋人心的乐器。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佤族最高级别的欢迎宴“窝朗宴”,窝朗原来是氏族祭司,多由酋长兼任。窝朗宴自然也就成为了佤族最高级别的欢迎仪式了,来到佤部落,第一个惊喜就是窝朗宴。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欢快的佤族歌舞,使观众们沉浸在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让人领略在彩云之南那端,有一个被誉为“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人间乐园。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阿佤姑娘通过“甩发”展现佤族女子喜爱蓄留长发并时常在竹楼阳台洗发、甩发、梳发的场景和爱干净、爱美的习惯,通过甩发展现佤族姑娘美丽善良、勤劳豪放的品格。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清晨的龙潭,透着一丝金黄色的光,笼着一层娇柔的水气,没有一丝风,偶遇一根卧睡千年的苍天古树,一对游荡的小野鸭,也不忍心去惊醒如此的静美。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龙摩爷”是佤族朝拜神灵,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的地方。 在过去,每当举行重大活动或者部落与部落之间解决矛盾和纠纷时,阿佤人都要举行盛大的镖牛活动,并在镖牛活动过后,把牛头送到龙摩爷圣地,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久而久之,这里的牛头越来越多,成为了牛头的群落。如今,这一古老的仪式仍在延续,并开始向外界展示。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神秘的西盟勐梭龙潭,一湾湾清水,流淌出了千年的文明。日月更迭,龙潭还留有昔日神话的魅影,那是佤族人民心中圣湖。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西盟山的一年四季只有一种颜色,绿。春天嫩点,夏天郁点,秋天素点,冬天更深了。潭在林间、林在山间,城在林中,一切都那么自然融洽又那么唾手可得。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西盟是一座慢城。一座慢到不需要红绿灯的城,一座可以让时间停下来的城。每一次来到西盟,车到孔明山,远远眺见半山腰灯火阑珊处,若隐若现的西盟宛如披上睡衣的少女,美轮美奂。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也正是为了微城那一丝丝的灯火,多少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正因这样,西盟才会成为一块含苞欲放的净土,远离喧嚣,远离文明,一旦走入微城,浮躁会被打磨。

云南边境线上的这座小县城,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