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短缺经济时代的进补思想,敢不敢不给孩子吃营养药片?

从孩子刚刚出生开始,要给孩子多吃点多补点的声音就从未停止过。老粉丝应该知道我的观点,那就是:”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更别说给孩子吃各种补微量元素的小药片了。

其实孩子出生后,医院已经打包了一堆孩子在42天检查前要吃的各种小药片,包括伊可新、茵栀黄、妈咪爱、碳酸钙泡腾颗粒等等。

由于事先还是做过功课的,所以这些东西在我看来就算是搭卖的商品吧,已经交过费了,也只好拿回家,但却基本没用到过,很多现在都三年多了,还全新未开封,着实是一种浪费。

放弃短缺经济时代的进补思想,敢不敢不给孩子吃营养药片?

  • 碳酸钙泡腾颗粒

给孩子补钙用的。

2016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0-6个月母乳喂养建议指出“生后数日开始添加维生素D,不需补钙。“

可是还是有非常非常多的妈妈问,要不要给孩子补钙。

如果不需要补钙,为什么医院还是开呢?

  • 伊可新,是维生素AD滴剂

用来补充维生素D的。

维D缺乏可能引起佝偻病。补充维D会促进钙的吸收。每天建议维D补充量是10μg/400IU,(来自中国营养学会《婴儿喂养指南》和美国儿科学会AAP的建议)

这是目前育儿界的最新共识。而补充维A存在争议,被认为维A补充过量有损伤大脑的风险。因此目前”最流行“的补法是只补D,不补A。伊可新已经out了,不fashion. 所以现在可能需要打包出售吧。

人的皮肤中有一种叫维生素D3原的物质,经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可以转化为内源性维生素D3,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每天遛孩子晒晒太阳就可以了。

媒体和机构之所以建议补充维D,是怕你不晒太阳,或是晒太阳的量不够,或者怕孩子被紫外线晒伤,最后我在各方媒体、机构的”劝说“下买了一瓶Ddrop,这下政治正确了吧。但还是经常忘记用,最后剩了一大半。这期间,孩子经历过长达一个多月的黄疸期,所以经常晒太阳,而且是裸晒。黄疸退了,皮肤白了,也没有维D缺乏症状。因而对于”紫外线伤害“、”维D缺乏症“乃至黄疸指数等都有了自己亲历后的重新认识。

  • 茵栀黄

治疗黄疸的。但药性过于寒凉,吃了容易伤脾胃,拉肚子。所有中成药都是需要对症的,由西医开中成药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弊病。这个没有用到。

  • 妈咪爱

益生菌,调节新生儿肠胃的。育儿界的大拿崔玉涛医生曾经指出妈咪爱含有乳糖成分,有些乳糖不耐受的孩子不适合吃,而转推了culturelle.

于是当时我临时换了culturelle, 在culturelle还没有到货之前,用了几天妈咪爱,也未见乳糖不耐受情况。但culturelle对于调理便秘似乎更有效一些。

乳糖不耐受其实也是个伪命题,因为黄种人天生乳糖不耐受的比例高达80%以上。我们就是不爱喝牛奶,就别硬凹了。参见

益生菌也不宜长期服用,会打乱体内的菌群良性生态。culturelle的作用,在小月龄(6个月以前)的宝宝身上效果比较明显,在添加辅食后,宝宝吃的东西种类更多,胃部生态更复杂,它的作用也不是那么明显了。

综上,也可以看出在育儿上,中国的、欧美的、公立的、私立的、医院的、媒体的、网红的、专家的,观点五花八门,且随着时间推移还不停发展变化,今天说这个有用,明天说这个又没用了。

到底听谁的,该怎么取舍?

放弃短缺经济时代的进补思想,敢不敢不给孩子吃营养药片?

补充微量元素一直以来就是个大坑。

从30年前,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连我小时候都用头发测过的呢.....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多次叫停:

2009年,卫生部专门下发文件要求,“除血铅检测外,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不得开展其他重金属和类金属的临床检测,不得出具临床检测报告。”

2013年,国家卫计委就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有关工作发出通知,禁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针对儿童开展非诊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

放弃短缺经济时代的进补思想,敢不敢不给孩子吃营养药片?

然而却一直没有得到切实推行,到今天婴幼儿补充各种营养药片的风气依然盛行,儿童营养补充剂和老年人保健品一样成为溢价重灾区,而很多家长仍深信不疑。

政令都得不到执行,这里面的时代原因就不深究了。只能说我们国家地大人多,即使做一锤子买卖,骗一圈下来也得十几二十年,早已赚得钵满盆满。

可如今很多家长接受了高等教育,也仍然乐此不疲地给孩子买各种营养剂,只不过从国产的变成了海淘的。这究竟是为什么?

很多“科普”育儿文章,背后都有各自立场和商业目的,有的甚至还来自权威机构和专业医疗机构。很多家长问,医院说让补什么什么什么,你说我要吃吗?有的家长即使告诉他真的不用补这些,还是觉得别人都买了,都补了,补总比不补好吧等等。

无话可说。

只能说,信息时代不缺知识,缺乏的是对知识的分辨过滤。如果不经自己独立思考,没有经过任何辨析和推敲,就拿来用,交智商税是妥妥的

我和葫芦爸也曾经在各种育儿科普文章和观点中感到十分迷惘,依靠自己多年所学和工作阅历(一个是化学博士,一个是贸易经理),一步步自己独立分析、尝试,过滤排除了大部分鸡肋产品和信息,却也倍感吃力。

就连到药店给孩子买积食的药,店员也要推荐补锌。。。这都哪儿跟哪儿?很多时候,只能一笑而过。

放弃短缺经济时代的进补思想,敢不敢不给孩子吃营养药片?

人性最大的弱点是欲望和恐惧。

暗黑营销术与之一拍即合。

“饥饿营销”、“焦虑营销”利用的是人们对于稀缺资源的欲望和无法占有的恐惧。

最经典的写照,莫过于“不.......,孩子就要输在起跑线”

仿佛你不上车,就要被时代的滚滚车轮碾过的感觉。

正如不久之前的一篇爆款文章,"时代扔掉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句型简直经典。

吓屎宝宝了。

这就是泡沫时代,消费经济的典型特点。

回过头来再看,却觉得当时自己怎么那么亢奋得像个傻叉?

在育儿的过程中,无数的声音和观点,无非是催促你更新换代,不断买买买。经济发展30年来,似乎一直如此。GDP一路攀升从未跌落。直到近几年,才开始说到经济的“L”型新常态。

我们已经不是短缺经济了,已经是过剩经济了

天量的产能过剩,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就像打包强制卖出的各种儿童营养剂,乌泱乌泱还有很多。各种经不起推敲的理论、观点、10万+的爆文,太多的昙花一现。而家长的财力和注意力就那么多,孩子的胃就那么大,真心消化不了了。

海量的产品、爆炸的信息实际是一种灾难。

科学和经验、推理和实践,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一极,都是人们独立思考,探索真理的两面你永远不能偏倚某一边来做取舍,这大概是最安全合理的方式。

放弃短缺经济时代的进补思想,敢不敢不给孩子吃营养药片?

葫芦妈有一个非主流公众号:葫芦妈Luna(ID:hulukids),不仅仅是育儿, 这里有书上找不到的各类干货和八卦,知音知乎知心姐姐专栏,妇女之友持家必备

《史上最全囤货手册》囤货清单+时间表+实际测评+产后护理+育儿精华,干货满满,搞定带娃第一年。关注公众号,私信回复“囤货”即可获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