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同行告訴你,千萬別去小公司

大公司不要我,小公司看不上!

在就業市場上,選擇小公司還是擠進大公司,做為一個職場過來人,就奉勸你能進大公司千萬別往小了走!

第一、大公司奇葩少

一個90後老闆,做了個幾十萬粉絲的公眾號,盈利模式就是接廣告和做電商渠道賣貨,不酸,確實值得同行學習,在同齡人中也算是拋棄同齡人了,但畢竟,是很單一的變現模式,公司規模也就是個小作坊。

一次,這位90後老闆在朋友圈抱怨:“我為什麼就招不到像四大那樣拼命的員工呢?”

所以你們看到沒有,眼高手低的不只是90後員工,很多90後老闆同樣是心比天高,不僅直接把初出茅廬的自己對標了四大老闆,而且把自己公司能提供的薪水、發展、背書和平臺直接對標了四大,請問,你憑什麼能招到像四大那樣拼命的員工呢?

大公司的選人有三高:標準高、門檻高、競爭大,所以天然存在傻逼過濾網,和你工作的同事,綜合素質普遍是高的,而小公司招人都難,因此總有漏網之傻。一個10000人的大公司可能有1000人是傻逼,一個100人的小公司可能50人都是傻逼,你選誰?

別讓同行告訴你,千萬別去小公司

第二、感覺好

創業公司老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愛諷刺打工者。

做老闆的人,一旦開始膨脹,典型表現就是愛歧視在工作崗位上辛辛苦苦掙工資的人:diss打工者是弱智老闆刷存在感的利器。

本質都是替人打工,但大公司的打工感會弱很多,因為在大公司通常有完善的晉升制度,你能清晰地看到如何一步步往上升的發展路徑,只要你有能力。但小公司的天花板通常和你抬頭就能看見的那一塊差不多高,畢業生的直屬領導可能頭銜就是總監,是的沒錯你會發現小公司各種總監,再往上就是大老闆。

所以,你在大公司談夢想,是有空間的,你在小公司談夢想,或許只能談老闆的夢想。

別讓同行告訴你,千萬別去小公司

第三、有規矩

小公司不給你按實際收入繳社保,還不給你繳公積金,你說要去勞動仲裁,老闆根本沒在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