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界「金牌教練」但昭義:就算是神童,學音樂也沒有捷徑可走!

鋼琴界“金牌教練”但昭義:就算是神童,學音樂也沒有捷徑可走!

但昭義,培養出李雲迪、陳薩、左章、張昊辰、何其真等多位青年鋼琴演奏家。在鋼琴教育界,“但昭義”已成為一個專用名字,成為一個符號,成為中國鋼琴教育的一個象徵。拒不完全統計,但昭義的學生中,有29人次參加國際鋼琴比賽,其中有8次獲第一名,進入前3名的有24個,這些紀錄還在不斷被刷新。

但昭義說,自己並不是像傳言中那樣只教有天賦的學生,只是一個擅長基礎教學的老師。他曾將自己的鋼琴教育簡單歸納為“注重基礎”、“注重聲音”和“注重音樂表現”,但“對音樂的詮釋始終是最重要的”,他的學生,被要求最多的是“領悟作品的情感”,“想象音樂裡蘊含的畫面”。對於鋼琴教育,但老師有一些話想說。

鋼琴不是雜耍

不要盲目追求技巧

鋼琴界“金牌教練”但昭義:就算是神童,學音樂也沒有捷徑可走!

如果說有什麼教學的訣竅,我認為一是要注重基礎,要踏實勤懇,容不得一點馬虎。二是要注重音樂表現。因為鋼琴彈奏不是耍雜技,鋼琴家是藝術家,不是匠人。我常常跟學生講,不要盲目追求技巧,音樂沒有抓住情感和靈魂,無論彈得多猛,都只能說震撼人,但不一定打動人。

鋼琴界“金牌教練”但昭義:就算是神童,學音樂也沒有捷徑可走!

除了努力,沒有捷徑

鋼琴界“金牌教練”但昭義:就算是神童,學音樂也沒有捷徑可走!

我教學生是不拘一格的,當然,對於真正熱愛鋼琴、有樂感的孩子,我打心眼裡是蠻喜歡的。比方說,你看一個孩子的童聲合唱,你會去看她的表情,看她的笑容是否和歌唱聯在一起,在一起的就是一種樂感表現,是自然的感覺,說明她有好的樂感。

天才和神童雖然天賦可貴,但只有天賦也是不夠的,還需要對藝術全身心的投入和百分百的勤奮,沒有捷徑可走。一個音樂家,哪怕他有很好的才能,但假如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去投入,也不會有更大突破。

鋼琴界“金牌教練”但昭義:就算是神童,學音樂也沒有捷徑可走!

讓孩子

即使哪天不學鋼琴了

音樂還留在心中

鋼琴界“金牌教練”但昭義:就算是神童,學音樂也沒有捷徑可走!

不要輕易把鋼琴作為自己的專業,因為就業面有侷限。目前古典音樂市場很小,很難通過學習鋼琴致富,以此餬口都難,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要擠這個很困難。

有很多家長讓孩子來學鋼琴,就是希望他們參加考級,然後申請特長生,還有的家長一心希望孩子能複製李雲迪的成功之路,成名、發財。這樣可不行。

對學琴的孩子來說,鋼琴是很好的學習音樂的中介,通過鋼琴來走入音樂這個廣闊天地,通過音樂提升文化素養,豐富自己的人生。這樣即使哪天他們不學鋼琴了,音樂還留在心中。而不是說哪天丟了鋼琴,什麼都沒有了。

鋼琴界“金牌教練”但昭義:就算是神童,學音樂也沒有捷徑可走!

-END-

鋼琴界“金牌教練”但昭義:就算是神童,學音樂也沒有捷徑可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