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独大的省份,湖北四川湖南江西,是祸还是福?

如果一个省份,省会一城独大,是好事还是坏事,对区域整体发展是祸是福?不好轻易下结论,我们从中分析几个省,看看结果如何。

武汉:周边未形成成熟的中小城市群

一城独大的省份,湖北四川湖南江西,是祸还是福?

省城过于耀眼,周边往往灯下黑

先看湖北。武汉市2017年GDP为13410.34亿元,省内一枝独秀远超于其他城市,其次是襄阳市的4064.9亿元,紧接着是宜昌市的3857.17亿元。GDP总量前三的城市经济总量和在全省的占比高达58%。

但是,宜昌和襄阳加起来,还不到8000亿,远远低于武汉。武汉一城独大坐实了。

从古至今,武汉地区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尤其晚清、民国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武汉更是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走上经济成就与城市地位的巅峰,成为一个可与北京上海广州比肩的超级都会。

到了现在,长江经济带提出,对武汉非常利好。但比之北上广深,武汉又还不够大,这体现在武汉周边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中小城市群。

湖北省人多地广、地域上东窄西宽,而省会武汉又偏于鄂东,客观上需要在西部地区有一两个城市当武汉市的“二传手”,这样才能避免东部集中过度发展,应该要在湖北西部设立省域副中心城市带动西部均衡发展。

四川:成都简直就是超级大市

一城独大的省份,湖北四川湖南江西,是祸还是福?

成都要带领其他城市都成功才行

再看四川。成都2017年GDP达到13889亿元,而第二名的绵阳才2000多个亿,此后是德阳、宜宾、南充、泸州、达州、乐山,排到最后的死甘孜仅有200多个亿。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成都市占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1%、34.7%、35.2%、35.9%、37.2%和37.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简直就是一省中的超级大市。这一趋势将使成渝城市群内部分化将更加明显,对应的城市强弱贫富差距也会扩大。

最好四川要在不同地理方向,培育发展三到四个经济中心城市,才能带领四川各地协调发展,把所有各类资源都重点向成都聚集,对成都也未必是好事。就如北京现在也发现资源过于集中的问题,才提出疏解非首都功能,将一些与首都功能没关系的资源剥离北京。

地理地貌不是核心问题,不要总把成都一城独大归结为平原优势,这对山区城市是不公平的。

启示: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学习

一城独大的省份,湖北四川湖南江西,是祸还是福?

广州发展不紧不慢,且少与地市抢招商资源

湖北是中部,四川是西部,都出现了典型的一城独大现象。其他省份也存在类似现象:陕西西安独霸秦陕,乌市超强傲视天山南北,兰州一城冠绝甘肃,昆明站在云端俯视彩云之南,贵州贵阳在省内独孤求败,长沙笑傲三湘四水,南昌雄踞江西红土地、南宁把整个广西甩在身后……

如此一城独大造成的结果就是省域内形成马太效应,省会城市越来越强,其他城市则“原地踏步向后退”,形成“集全省之力建设省会”和“一城吸光全省血”的现象。

城市群内部都有强弱之分,比如长三角城市群,上海是绝对的老大哥,GDP超3万亿;不过在这个老大哥身边,还有一群有足够竞争力的城市。像苏州,1.7万亿;杭州1.26万亿;南京1.17万亿;无锡1.05万亿,城市群效应有了。

再看珠三角城市群,广深之外,佛山2017年GDP近万亿,东莞也有近8000亿;惠州和中山,同样也有3000多亿的体量,城市和产业分工较为明晰,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更是将珠三角这一特点发扬体现出来,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均衡发展。

越是经济不够发达的省份,越是省会一城独大;越是发达的省份,发展越均衡,繁荣也会长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