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陪玩才能既不损害亲密感,又能让孩子独立?

你舍得让宝宝自己孤孤单单的一个人玩么?

如果这是你的第一个孩子,而家中能帮衬你的人手又足够的话。

想必孩子也是很难有这个机会的。

Coco刚出生的时候,姥姥跟奶奶就纷纷表示:让孩子一个人玩太可怜了。你们小的时候我们是没办法,又要持家又要带娃,还是一人带俩,难免顾不过来。

现在我们有的是时间跟精力,我们可不愿孩子受到丁点儿的冷落。

而作为新手妈妈,我们对这个神奇的小生命正抱着无限的热情。

怎么陪玩才能既不损害亲密感,又能让孩子独立?

一心信奉好的父母就是要守护在他身边,第一时间回应他的需求,不让他孤单寂寞。

即便不需要时刻抱着,也必定寸步不离的守着。

如果你家执行的也是这样的范本,那就别再奇怪,为什么最后自己收获的,是一枚爱粘人、暴脾气、高需求、超敏感、严重分离焦虑的小娃儿了。

想象一下,如果看护者从来不让孩子受挫,从来没有教过他如何让自己安静下来,那会发生什么?

头几个月,通常是没有什么明显影响的,宝宝需要无时无刻的陪伴和互动,而看护人正处于有求必应的兴奋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约在3、4个月之后,圣母光环开始退却,你发现每时每刻都有需求的宝宝着实不那么可爱了,因为你失去了睡眠、自由、娱乐和朋友。

不得不履行的陪伴,好像被道德绑架过一般。

等到7、8个月的时候,分离焦虑如期而至,你可能会彻底被这种狗皮膏药似的粘人打败。

崩溃的想着,为什么我养了这样一个高需求的宝宝,这么大了还这么粘人?

但是,这个黑锅宝宝真的不该背!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学会如何自己一个人玩,通常都是因为,他的父母认为陪玩是他们的职责,在早期就剥夺了孩子独立玩耍的能力

有时候想想,做父母好难啊:既要确保孩子有适量和适当类型的刺激,又得保证他有一定时段的安静和放松。

那么,重点来了,怎么陪玩,才能既不会损害亲密感,又能培养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呢?

还是老规矩,分月龄介绍吧。

0—6周

这个阶段,宝宝基本就是吃奶和睡觉

妈妈们在喂奶的时候,可以多跟宝宝说说话,尽量让他保持清醒,吃完奶之后努力让他醒15分钟,主要是帮他学会分辨吃和睡,当然即便只有5分钟也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怎么陪玩才能既不损害亲密感,又能让孩子独立?

这个时期宝宝最喜欢的玩具,就是观察人的脸,新生儿需要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抱着他走动,给他介绍家庭成员,以及家中的物品。

想让宝宝独处的时候,可以把他放在靠近窗户的地方,让他能看到窗外的风景;或是让他看挂在婴儿床上转动的玩具。

6—12周

这个月龄的宝宝,可以自己玩15分钟甚至更久喽

当你收拾房间、洗衣、做饭的时候,可以把宝宝放在推车里,让他可以看到你,但是不要忽视他的存在

  • 比如隔一会问问他“是不是有点累了?”、“你看起来很高兴,看到什么了?”,也可以跟宝宝描述你正在做的事

在宝宝清醒的时候,把他放在游戏垫上独自玩耍,让他观察周围的环境以及观察玩具,尽量不要超过10-15分钟,以免过度刺激。

怎么陪玩才能既不损害亲密感,又能让孩子独立?

如果把宝宝放在婴儿摇椅上,最好先不要启动震动功能。

此外,不要把宝宝放在电视机前,那对他来说太刺激了。

3—6个月

如果前期你没有过度干预,现在宝宝应该能清醒大约80分钟了(包括进食时间),一般他能自己先玩15-20分钟,然后才开始有点闹。

如果宝宝现在不能自己玩,那说明你之前的养育可能无规则,使得宝宝过于依赖你,只能从你那儿寻求刺激。

这不仅会限制你的自由,还会妨碍孩子的独立,最终导致他缺乏安全感。

许多隔辈人在这个时期的逗引会“尤其热情”,因为大人们坚持不懈的逗引终于等来了回应——宝宝终于能被逗笑了。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刺激,当宝宝对逗引无感了,还是识趣的退下吧。

随时观察宝宝的疲倦信号,睡前把他放进婴儿床,听听轻音乐或是哼唱一个童谣,让他学着慢慢安静下来。

怎么陪玩才能既不损害亲密感,又能让孩子独立?

这个月龄也是睡眠训练的最佳时机,通常没有独立玩耍能力的孩子,也很少有好的独立入睡能力。

所以,如果宝宝不会自己睡,也要反思是不是平时的陪玩有过度干预的嫌疑呢?

6—9个月

现在

宝宝基本能够保持清醒2小时了。他应该能够自己玩更长时间。

当然,前提是要不断变化场所和玩具

比如在婴儿床、沙发、游戏垫等等游戏区域间不断转移。

现在也是引入绘本的最佳时机,一些响纸布书、洞洞书、翻翻书、机关书,都能引起宝宝的兴趣,增加他们的专注力。

之前咱们写过《宝宝突然变得难以取悦,也许是因为“飞跃期”》,妈妈们应该知道,这个月龄的孩子开始看到了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强化坏习惯。

比如,宝宝玩了三、五分钟之后就开始哭着求抱抱时,不要立即抱他起来,而是坐到他旁边跟他说,妈妈就在这里哦,你想玩些什么?

然后拿一个会发出声音或是比较新鲜的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

怎么陪玩才能既不损害亲密感,又能让孩子独立?

如果一哭就抱,等于是在告诉宝宝“当我发出这种声音时,妈妈就会来抱我”。

虽然现在他还不能有意识的用哭声控制你,但如果这种习惯养成了,他很快就能掌握这个技能。

但是也有前提,要确定一下宝宝哭是不是真的累了,或者环境太嘈杂了。

前者需要休息,后者则需要安静的空间,可以带他出去走走,或是抱他去某个安静的卧室。

9—12个月

这个月龄的宝宝独立性已经很强啦,基本能愉快的玩耍至少45分钟。

而且这个阶段的玩耍任务明显高阶了很多啊。

比如会套圈、会搭积木,会玩形状配对,此外,玩水、玩沙也是宝宝发泄过剩精力的好方式。

宝宝自己玩的越多,他就越愿意自己玩,就越信任你就在他身边。

即便你不见了,他至少相信你很快会回来。

这个年龄的宝宝没有时间观念,一旦他们觉得安全,就不会管你离开5分钟还是10分钟了。

现在,宝宝也需要社交啦,可以找一些同龄的宝妈,让孩子一起玩耍。

或是带孩子去游戏中心,接触更多的小朋友,给他提供一些离开家人这个安全区域,探索世界的机会。

怎么陪玩才能既不损害亲密感,又能让孩子独立?

1岁以后

跟宝宝玩玩具的时候,要耐心教他们如何操作。

对孩子来说,玩耍也是个严肃的事儿,一旦你领进门,他对某个玩具或是绘本着迷后,独立玩耍的时间就能迅猛增长。并在这个过程中,

感受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挫折以及重头再来的勇气。

此外,每次提供的玩具不要太多,而且要经常更换。

因为宝宝一旦掌握了某个玩具的玩法,就不会再喜欢它们,厌倦了玩具的宝宝更容易依赖大人寻找乐趣

如果1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己玩,那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意识的提供利于独立玩耍的环境、训练他独立玩耍的时长了。

好啦,分月龄就介绍到这里啦!

最后,再说几句到底什么样算是“合适的干预”。

时常有妈妈问:独玩过程中,如果跟他交流,怕打断他的专注力;如果不跟他交流,又怕语言刺激不够,导致宝宝孤僻。

其实,上述说的所有宝宝独自玩耍的时间,都是相对而言的。

基本不会有一个孩子会在所有的游戏时间都心甘情愿的完全一个人,他们会经常需要父母的参与。

怎么陪玩才能既不损害亲密感,又能让孩子独立?

原则上说,只要孩子还在游戏中占主导地位,而不是依赖大人的刺激才产生快乐的活动,都可以叫做“自己玩”,这个过程中完全可以有互动和交谈。

比如Coco玩过家家,一众玩具都是她导演的对象,我这个妈妈也常常被拉过去充当某个角色,

但是我会静静的扮演角色、听从指挥,而不会反过来主导情节,或是指指点点。

再比如Coco玩乐高的例子。

如果她发完脾气,自己还能重新投入,静下心来研究,我就不会帮忙和插嘴。

但如果她已经气急败坏到摔玩具,或者主动请求我帮忙,我会跟她一起搭,把错误的拆下,耐心的让她知道少了哪个零件、搭错了哪个位置,然后重新组装。

父母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并提供帮助,能有效的避免宝宝因受情绪影响而让本次活动提前结束,这也是帮助孩子延长独立玩耍时间的一种方式。

养娃不是照本宣科,还有无穷无尽的突发状况,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有时候请相信作为母亲的直觉。

孩子在需要你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的。

鼓励孩子,然后识趣的退后,站在他身后,看他逐渐了解这个世界,变成一个小小冒险家——一个能够自己玩耍,从来不会和你说“我很无聊”的孩子吧。

在一起,不打扰;需要时,及时响应。就是最好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