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或爲每部5G iPhone交21美元專利費:高通占大頭

北京時間8月23日上午消息,據外媒報道,從理論上講,蘋果未來為每一部iPhone支付的5G相關專利費達到21美元,主要支付對象是高通。

蘋果或為每部5G iPhone交21美元專利費:高通佔大頭

諾基亞週三宣佈針對5G標準要素專利按照每部設備3歐元(3.48美元)的價格收取等額專利費。愛立信則會根據設備成本收取2.50至5美元的專利費。

高通則會按照總價2.275%的標準對單模手機收取5G專利費,多模手機的比例為3.25%,但最高計價基礎為400美元。

一臺現代智能手機最終可能要支付總額超過21美元的專利費。其中約有13美元支付給高通。

但這一數字並未計算所有專利持有者。因此,雖然通過批量談判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略微降低21美元的專利費,但華為等其他公司徵收的專利費還是會推高整體費用。

雖然並不清楚蘋果每臺iPhone支付的4G專利費是多少,但計算起來並不像5G那麼簡單,而業內人士認為實際費用應該遠高於5G iPhone支付的21美元。

蘋果和高通正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專利大戰。蘋果2017年1月率先發起10億美元的訴訟,指控高通濫用“壟斷地位”索取高額專利費,並迫使芯片購買者向其購買專利授權。高通4月提起反訴,雙方此後又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多個法院展開訴訟大戰,甚至還牽扯蘋果的其他供應商。

iPhone今年準備獨家使用英特爾的調制解調器。今年的新iPhone幾乎肯定不會支持5G網絡,因為5G標準要到6月才能最終完成,而美國運營商也才剛剛開始部署5G網絡。

8月23日,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表示,“(紫光)在芯片上賺了點小錢,高通就很不喜歡”,“其實外國的芯片巨頭應該更有遠見一些,中國的情況非常複雜,跨國企業在集成電路領域應該給中國企業一口飯吃。”

趙偉國在現場演講中提到,2017年紫光營收600億元人民幣,並將200億投入研發,這樣的研發投入比在行業中也是很少見的。

趙偉國表示,高通本來主攻150美元手機市場,紫光主攻50-100美元市場,但是現在高通也瞄準了這個市場,成立了瓴盛科技。(去年5月,大唐電信旗下的聯芯科技、高通、建廣資產、智路資本首次宣佈合資設立瓴盛科技,聚焦中低端手機芯片。)趙偉國抨擊到“你們成立瓴盛,影響了收購恩智浦。我覺得跨國企業應該更有遠大的視野,給中國企業一口飯吃。”

很顯然,瓴盛科技成立的目標是搶食紫光旗下展訊通信、銳迪科的地盤。儘管高通是全球手機芯片的大鱷,掌握著底層的專利技術,但是在中國低端市場遲遲打不開局面。

在瓴盛成立之初,趙偉國就曾在個人朋友圈發表過激烈言論,稱其是“偽合資”。他表示“高通要進入中國低端市場,可光明正大的進來,何必弄個假合資?國內某些人,某些廠商自己不做何必擋別人發展?發展中國半導體產業,別人怎麼說怎麼做,我管不了,但我趙偉國一定做下去。”

本公號所發佈的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和銷售要約,不涉及任何商業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