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去博物馆参观,除了看文物,往往还能遇到很多语出惊人的「奇葩」,这里记其一二。

一则:

某甲指着一件青铜觚对乙说:「看,这是插花的!」

某乙大赞:「果然!原来瓷花瓶是从青铜花瓶变来的!你好博学!~」 ​​​​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某甲:「知道这个叫什么吗?这叫爵」

​​​ 某乙:「为啥叫爵?」

某甲:「因为这是河南话的发音!」​​​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某甲:「妇好墓是啥意思?」

某乙:「妇好墓,妇好墓,顾名思义这个墓叫妇好!~ 」

某甲:「啥叫妇好?」某乙:「就是说这个媳妇很贤惠。」​​​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一小孩进入展厅看到「后母辛」青铜方鼎,问他父亲:「这是什么?」

其父答:「炼丹炉,过去道士炼丹用的」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某甲指着妇好墓出土的这件玉璧对旁边的某乙说:「我收的那件玉璧是春秋的,比这个时代早!」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某甲:「这瓦当是汉朝的。」

某乙满脸疑惑:「咋写的北魏?」

某甲傲然道:「汉完了就是魏,因为占据了北方,全称北魏,简称魏!所以器物有明显的汉代风格。」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某甲兴奋的指着「单五父壶」对某乙说:「快来看,这件西周器物的耳部竟然还保留有很多金色,太难得了,那个时候的青铜器就有了镀金的工艺!!~ 」​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某甲对同伴侃侃而谈:「看这件青铜鼎的颜色多正,埋在土里这么多年都没有变色,可见当初炼制的时候铜质有多好!不愧是海昏侯墓的陪葬!」言毕,在周围一片赞赏的目光中,志得意满的转向下个展柜。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某甲指着鲁博展出的这件陶器对某乙说:「这是件水器,看见下面有三个小环了嘛?那是系绳子的!绑好后扔进水里,就可以打水了!」

然而说明牌上写的清清楚楚,这是彩陶鼓!!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一幼童指着洛博展柜中的展品问道:「爸爸,这些铲子是做什么的?」

其父看了眼说明牌答曰:「挂在布上头做衣服用的。」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在博物馆里安安静静的看展不好吗?可偏有些人就喜欢大呼小叫,那天在故宫遇到一位,指着崇庆皇太后的画像高声招呼同伴:「快来看乾隆他妈,她是康熙的小老婆。」 ​​​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一日,参观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听到展厅里某甲正声情并茂的给一堆人介绍鹿趾金,心想,难道海昏侯墓发现新品类了??上前一观,只见,展牌上大书三个字:麟趾金!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某甲指着国博《江汉汤汤》展中的一件文物对着某乙高叫:「快来,好大的钱!」

某乙满脸疑惑:「这是钱?这古人没有这么大的手怎么拿呢?」

某甲指着说明牌上文物的名字:「看,这不写着钱呢嘛!」某乙点头称是。

可那上面明明写的「钺」字好嘛?!! ​​​​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某男在国博《无问西东》展上,指着克劳迪乌斯·托勒密著1482年版《托勒密世界地图》,不屑的和同伴说:「这地图都没画全,你看,连美国都没画上。」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一则:

某甲看到南京博物院展出的藏画问同行某乙:「这都是真的吗?」

某乙充满不屑的回道:「可能是真的吗?都是现代人画的。」然后指着说明牌,「看,这儿写着呢,仿!动动脑子也知道,怎么会把古人的真迹挂出来?下回别问这种蠢问题,让人笑话!」说罢,趾高气昂得扭头儿走了。

其无知若此,又睥睨天下之态,令人不禁莞尔。

指着人参果评头论足硬说人家是萝卜的猪八戒在博物馆特别多

现在智能手机空前普及,几乎是人手一台,在博物馆里遇到不认识的文物,展品说明牌上不认识的字,都可以上网搜一下,进行简单了解。此外,跟随各博物馆的讲解员或志愿者,听他们的讲解,更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千万不要信口开河,误人误己。


注: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