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爲什麼成爲中國的傳統文化

佛教為什麼成為中國的傳統文化

佛教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影響,可以這樣說,如果你不瞭解佛教文化,你就稱不上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本文介紹佛教的九大最根本特徵給大家,讓大家對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佛教又一個基本瞭解。

1、佛教從來都沒有一個嚴密的組織,很多學者不認為佛教是宗教

佛教始終沒有形成一個嚴密的組織,不但沒有統一的世界性教會,甚至沒有全國性、地區性教會,因此很多學者不認為佛教是宗教。因為宗教首先太過控制人的思想繼而達到控制人的目的,佛教從來沒有這樣的企圖。

2、佛教從來沒有武力傳教或強制他人信教,也不擁有這樣的手段

佛教在傳播過程中,從來沒有動用軍事力量,沒有用宗教戰爭的形式去強迫人們信仰。

3、沒有權威經典,沒有統一思想,也沒有唯一的崇拜對象

佛教還有一大特點,是它沒有統一的或惟一的權威經典,甚至沒有完全統一的思想體系和惟一的崇拜對象。它的經典形成於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下,是持續不斷產生的。

4、佛教除了承認有個佛以外,什麼都可以信,也允許什麼都不信

你可以說佛教是多神論者,也可以說它是徹底的無神論;有人說它不是宗教,而是深奧的哲學,有人說,它只是一堆迷信,品位很低。但是,決不能否認它的寬容性和兼容性造就了它的多變性和多樣性,同時也強化了它的適應能力。

5、佛教反對天神創世造人,否定上帝一類神靈的真實性

從西方正統的一神論宗教看,佛教是十足的無神論者。因為佛教反對天神創世造人,否定上帝一類神靈的真實性。佛教的基礎教義,是業力創世,因果報應。

佛教為什麼成為中國的傳統文化

開光加持

6、佛教認為人自己創造自己,也創造自己所處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

佛教認為決定人的命運的,不是天神上帝,而是人自身的思想和行為;人的思想行為不需要對天神上帝負責,只對人自身負責。

7、從以上意義上說,佛教是人本主義的,人本主義的理論與人性理論的觀點不同,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們有時會對環境中的刺激自動地作出反應,有時會受制於本能,但我們有自由意志,有能力決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動方向。

8、中國成為佛教的第二故鄉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人民的選擇

中國的傳統文化,本質上是開放的,喜歡豐富多彩;不排外,也不封閉。但是,它歡迎的是平等的自由交流,不喜歡人為地把某種文化形態強加給它;它也不希望用某種固定的聖經教條和惟一獨尊的救世主,把人們的思想鉗制起來。而佛教正是滿足中國人的這一傳統。

9、中國人的信仰傾向自由,不願意宗教專制,和佛教天然契合

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時期之一,當時世界上的諸大宗教,都在中國傳過教;像基督教,而後還不斷地向中國派遣傳教士。但競爭的結果,佛教成功了,我們的民族文化選擇了佛教。中國人的信仰傾向自由,不願意宗教專制。與西方相比,宗教寬容,宗教信仰自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傳統。

佛教為什麼成為中國的傳統文化

釋禪俊法師

禪俊法師俗名李鵬生於1974年11月28日,湖北省荊州市人。

19歲於湖南省長沙市麓山寺禮上明下禪法師剃度出家,21歲進入福建廈門閩南佛學院本科班學習。

1998年畢業後先後依止深圳弘法寺本煥老和尚,韶關雲門寺佛源老和尚修習加行,江西南昌顯教寺戒全長老修學經懺儀軌。

同時並參學於南華寺門寺、弘法寺、雲居山、寶峰寺等各大叢林。

後於廣東四會六祖寺大願法師座下受具足戒。

2000年後受廣東茂名眾居士邀請先後任電白太平寺信宜三聖寺信宜關帝廟化州淨土寺住持。

2011年受茂名宗教局委託重建電白靈源寺任住持。在茂名先後重建三間寺廟。

至今禪俊法師秉持弘揚佛教文化、禪宗文化,開展佛教教育工作利益眾生,常年不懈地帶領四眾弟子學法、修法、傳法,講堂、居士林也遍及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浙江、安徽、香港等地,弟子和信眾遍及海內外。

禪俊法師廣設方便,倡導社會與人類身心靈健康的宗旨下,廣泛開展佛學研究與禪文化交流、禪文化系列講座等活動,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讚歎和關注。

並定期於初一十五和佛菩薩誕辰舉辦各種佛事和講座活動。希望廣大信眾隨喜,阿彌陀佛。

佛教為什麼成為中國的傳統文化

佛教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影響, 可以這樣說 如果你不瞭解佛教文化, 你就稱不上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