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後爲什麼會上火?中醫揭祕2個原因!

艾灸後為什麼會上火?中醫揭秘2個原因!

“我經常在家艾灸,每次灸完,第二天就上火,口乾舌燥,大便乾燥,身上有時候還會起火疙瘩。以為自己操作不得法,結果去外面艾灸館做艾灸也會這樣。”

前幾天,一位大姐來壹麥諮詢。

這位大姐,50出頭,保養得非常好,身材勻稱、皮膚白淨,看起來也就30多歲。外表看起來時尚靚麗的她,卻飽受更年期的困擾。

用她自己的話說:渾身上下,沒一塊好的,晚上睡不好,白天吃不香。稍微吃多點,胃就疼。還不能見風,一吹風骨頭縫裡疼,感覺整個人要散架了似的……

因為平時注重養生,也略懂一些中醫知識,大姐就想著自己用艾灸調理一下。可沒想到,不但症狀沒緩解,還灸得上火了。

艾灸是中醫精粹,已傳承數千年,治病養生的功效,也經過一代又一代中醫驗證。為什麼灸完會上火呢?是她的體質不適合艾灸嗎?

其實,艾灸後上火,除了和體質原因關係有些關係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以下兩方面。

  1. 灸材的問題

《本草綱目》記載:“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軟細,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脈”。

陳艾,經過反覆日曬、陳化,在幾年儲存過程中,艾葉中的揮發油會慢慢揮發掉,燥烈之性也被歲月消磨掉了、溫經通脈祛溼化寒的性能則被髮揮的淋漓盡致,艾灸時滲透力會更強,能直透皮膚、穴位,發揮作用更快。

新鮮的艾葉,芳香油含量較大,生性燥烈,活力猛,普通人灸起來就容易上火。這就跟人一樣,年輕時沒經過歲月的浸潤和洗禮,脾氣暴躁、愛衝動……

現在都是工業化生產,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很多都是當年生產當年銷售;更有些商家還會以新充舊。消費者無法識別、專業人員又不願談及,用了這樣的艾條,自然容易上火。

區分新艾、陳艾最好的方法,就是燃燒:

陳艾燃燒火力溫和、煙少、艾灰不易脫落。

新艾燃燒味大,煙濃、艾灰易落。

艾灸後為什麼會上火?中醫揭秘2個原因!

2.手法的問題

艾灸是套技術活,決定效果的,除了灸材,就是施灸手法。如果艾灸方法不對,也容易上火。

施灸手法也有補、洩之分:虛者補之,實者洩之。

《靈樞·背腧》說:“以火補者,勿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艾灸補法:點燃艾條後,不要吹旺,待其慢慢燃燒,再施以螺旋式灸法,以穴位為中心,畫圈灸。

補法灸,可以溫陽補虛,適合一些氣血虛弱的人。

艾灸洩法:點燃艾條後,用嘴不斷吹旺艾火, 再用懸灸的方法,直接對著穴位灸。

洩法灸,能祛寒化溼散結,適合溼熱、寒溼、氣血瘀滯的人。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大姐,她的灸條大多從網上購買的,灸起來煙特別大,很明顯就是年頭不夠的新艾。再加上她自己在家操作,也分不清補、洩之法,所以才導致了上火。

後來,大姐用了壹麥特製的藥灸之後,就沒再上火,而且更年期的症狀也頓然減輕。

壹麥藥灸的調理效果是普通艾灸的5倍。

艾灸後為什麼會上火?中醫揭秘2個原因!

3.更年期如何灸

再說說更年期問題。

在中醫看來,婦女在絕經前後腎氣漸衰,衝任二脈虛損,因腎陰虛或陽虛或陰陽兩虛,累及心肝脾等臟腑,從而引起失眠、心煩、胃寒、怕風等問題。

這就是更年期的原因!可以艾灸或藥灸大椎、命門、神闕、太沖、湧泉調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艾灸並非越陳越好!一般三年到五年最好,時間再久了,艾葉有益成分揮發掉了,反而灸不出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