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發季,家有五歲以下寶寶認識、診斷、預防尤爲重要

春季萬物復甦,病毒也開始活躍起來了,其中家長要特別關注手足口病。一般4月~5月手足口病病例增多明顯,5月~7月發病形成高峰。所以寶爸寶媽要對它有一定的瞭解,以防萬一。

一、 認識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常見血清型有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A16型(CV-A16)。   

2、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歲的兒童。同一兒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腸道病毒而出現多次發病。   

3、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症狀,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後痊癒。   

4、少數患者可出現腦炎、腦幹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痺、肺水腫、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引起死亡。   

5、人是腸道病毒唯一宿主。腸道病毒主要通過接觸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皰疹液、糞便,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泡疹液而感染,另外接觸被汙染的物品(如玩具、奶瓶、餐飲具等)或環境也可傳播。 是否可經水或食物傳播尚不明確。

二、臨床診斷

急性起病,發熱,手掌或腳掌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的皰疹,疼痛明顯。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手足口病高發季,家有五歲以下寶寶認識、診斷、預防尤為重要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的患者,同時伴有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痺、心肺衰竭、肺水腫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區的嬰幼兒雖無手足口病典型表現,但有發熱伴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痺、心肺衰竭、肺水腫等。

三、 如何有效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但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衛生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鑑於病人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療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傳播。
手足口病高發季,家有五歲以下寶寶認識、診斷、預防尤為重要

所以做好兒童個人、家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就非常關鍵。具體如下:

(一)個人預防措施

1、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汙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高發季,家有五歲以下寶寶認識、診斷、預防尤為重要

(二)托幼機構及小學等集體單位的預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節,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

2、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3、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掃廁所)時,工作人員應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結束後應立即洗手;

4、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

6、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對患兒採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