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理解監管部門的十項舉措

這樣理解監管部門的十項舉措

昨日,互金整治辦和網貸整治辦又在週末發聲,提出了十項舉措應對網貸風險。這既是互金整治辦和網貸整治辦在一週之內的第三次大動作,也是第二次在週末發聲不輟

這三次大動作,分別是8月5日(週日)通過新華社表態將穩步推進P2P風險化解工作、8月8日下達通知要求上報惡意逃廢債名單和8月12日(上週日)發出的十項舉措應對網貸風險。

而這三次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文件,一次比一次具體、一次比一次嚴格,針對不同主體的責任與義務劃分地越發清晰。

針對網貸平臺,互金整治辦和網貸整治辦不僅規範了互金企業的運營行為,還明確表示要落實股東責任,同時建立溝通機制、提高經營的透明度,為出借人提供暢通的互動渠道。針對普通投資人,監管部門強調要加強金融基礎知識的普及工作,幫助群眾增強投資風險識別能力和審慎意識。而針對投資人和平臺都深惡痛絕的“黑子”與“老賴”,舉措中也明確畫出了紅線,明確提出要對惡意逃廢債之人進行懲戒。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距離行業內普遍預期的網貸187條落地時間越來越近,尤其是本次十條舉措中的第二條明確提出了開展網貸機構合規檢查,這或許是意味著187條正式出爐在即、本次的十項舉措是來打前站的,近期幾份文件如此係統化,代表了監管部門對網貸行業的重視和長遠願景。

業內人士也認為,監管部門從部署檢查、督促合規、規範退出、打擊非法、壓實責任、治理惡意逃廢債行為和違法違規自媒體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不僅僅要針對目前的市場大環境對症下藥,還要建立長效機制,這有利於統一思想認識、穩定社會預期。

民貸天下作為由廣州基金髮起設立的國資系互聯網平臺,始終主動擁抱監管。無論是小額分散的真實業務,還是積極主動與袋言人溝通,都代表一個合規運營的頭部平臺的擔當和責任。

有道是不辭秉燭達曙光,在監管部門接連整治之下,網貸行業的天都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