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护理差错,牢记这十二句话!

防范护理差错,牢记这十二句话!

临床案例:

案例一

患者女,53岁,胫腓骨干骨折,护士小Y给患者更换液体时查对不仔细,给病人输入了带有结晶的甘露醇。

案例二

患者男,75岁胆囊结石,实习护士小W发放口服药时,误将30床患者的麻仁软胶囊3粒发放给32床患者,32床患者服用2粒后述难以下咽,护士发现错误后,立即收回1粒。通知医生,患者述无不适。

案例三

患者女,26岁,上感,中午输完液后回家。下午三点,治疗护士摆第二天的长期液体时,发现治疗台上还有一袋液体未输,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来院继续输液。

案例四

护士小A给22床患者输液,查对姓名、患者的床头牌、扫描腕带后又进行了反问式核查,准备输液时,同室的24床询问口服药的用法,给患者解释后,准备再次输液时未核对,给患者消毒完毕准备穿刺,却发现患者信息错误,及时停止操作,向患者做了解释患者表示理解。

针对这几件案例,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展开专题讨论,分析原因:

1、护士工作不严谨,缺乏责任心。

2、查对不仔细或流于形式,没有进行反问式核查。

3、拔液体之前没有查看输液单,也没有询问患者输入的是第几瓶。

4、巡视病房流于形式,病人治疗情况不了解,液体未输完未及时发现。

5、护理中断事件后没有进行每一个环节的核对。

6、排班搭配不合理,工作高峰期间护士人力少,核对不严格。

7、护士有惰性心理,指派实习生或其他护士代为工作,核对不仔细。

8、自认为熟悉患者,查对流于形式或没有核对。

9、护士长及质控小组监督不到位。

10、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的工作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的压力,致使护士工作不专注,执行医嘱时发生差错。

下面这些习惯,你有吗?

1、X床是一位老患者了,彼此熟悉,护士前去输液,X床X阿姨输液了。(省掉了核对)

2、核对完口服药后吩咐:实习同学把口服药发了,没有跟随,实习同学单独发药,出现差错。(实习生不应该单独操作)

3、X医生让我给5床送片药,等会就补医嘱。结果忘记了,护士执行口头医嘱。(非抢救情况不应执行口头医嘱)

这些问题,你想过没有?

1、上班前梳理:上班到岗,我今天都有什么工作?自己梳理一遍。

2、下班前反思:我要下班了,今天的工作都做完了吗?有没有什么遗漏的?

3、随身带个小本子,把容易忽视、不常做的工作写下来,核对一下是否全部做完。

4、单人上班注意核对,需要两个人核对的,请医生帮忙核对一下。

防范差错出现,我们应该这样做:

严格核对要反问,操作完毕再次查。

腕带扫描别漏下,安全保障再加码。

护士巡视有重点,多巡多查效果佳。

弹性排班安全保,工作高峰人力加。

床位安排要合理,姓名相近分开他。

晨会教育天天有,薄弱环节督导查。

核心制度常培训,是否熟记考考她。

关心护士解后忧,谁有困难帮助她。

发生差错及时报,分析讨论找办法。

规范操作和行为,发现简化制止她。

护理中断从头始,每个环节再查查。

护士长经常来检查,屡教不改再处罚。

十二句话记在心,防范差错全靠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