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明年用新教材,古詩文篇目增加,高考如何應對?

北京高中明年用新教材,古詩文篇目增加,高考如何應對?

明年起,北京新高一的學生將使用新教材。新的教材“課內外讀物建議”增加了《老子》《史記》,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詞,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此外,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古詩文除了背誦篇目增加,古詩文閱讀也一直困擾同學們,藝術手法太多,學習沒頭緒?題型變化靈活,不知如何應對?

在《高考語文考試大綱》中“古詩文閱讀·分析綜合”板塊下,明確提出來了同學們要能夠“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同時做到“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以文解文”才是最好的方法

古詩文閱讀中內容概括整合題出現頻率較高,可以說是高考的必考題型。常見題型有段落概括、全文內容主旨概括、人物形象評述。

古詩文閱讀最好的解題思路就是“以文解文”,就是指根據不同文章的寫法特點去解讀古詩文,即根據不同古詩文的體裁特點和寫作規律,去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概括古詩文的中心意思。下面,我們分門別類來看一下針對不同的

文體的概括方法。

古詩文的學習,要求同學們在克服語言障礙的基礎上對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與推理。古詩文技巧進階,需要我們全面梳理文言文題型與常見藝術手法。

另外理解古詩文實詞、虛詞和句式是理解的基礎,同時,它又涉及對原文整段內容的瞭解和前後文脈的把握。要做好理解,必須注意:

1 、忠於原文,不誤解、不漏掉、不增譯

2 、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對號入座,逐字理解,難以直譯時,按照原文的意思來理解。

高考古詩文答題模板

第一種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步驟:

(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種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表現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情感的?這樣表達有何效果?

答題步驟:

(1)準確的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述為什麼用這種手法。

(3)闡述此手法有效傳達詩人怎樣的感情?

第三種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語準確點名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各位同學們需要找幾篇古詩,按照上面的答題模式組織一下答案,相信在考試的時候,你在古詩文這主幹題目方面不會丟很多的分,甚至拿到滿分,競爭優勢一定明顯。

​歡迎關注精華學校,築夢三年,只為圓夢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