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对自己的理想化,你还会喜欢自己吗?

文 |罗近月

在亲密关系中,或许你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当你被一个人深深吸引时,·你感觉这个人符合自己所有的期待,但随着关系的深入,你却发现对方有越来越多你不喜欢的特点。

直到出现这样理想化破灭的转折,你才会发现自己爱上的并非是真实的对方,而是一个经过内心修饰的符合自己需要的完美角色。

抛开对自己的理想化,你还会喜欢自己吗?

其实不仅是面对爱人,在我们面对自己时,也会常常会构建这样的理想化形象:我们以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应该努力活成怎样的人。

只是,有时候经历某种现实挫折或者打击时,可能就会发现真实的自己并非如想象一样完美,或者并非努力就可以变得完美。很多人因此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越努力挣扎着变好,就越不得不暴露出内心所排斥的自己。

所以,对亲密关系最大的考验在于:抛开对另一半的理想化,你还会喜欢对方吗;对自我成长最大的考验却在于:抛开对自己的理想化,你还会喜欢自己吗。

你有多久没有看过真实的自己了?

抛开理想化的自己,其实就是真实的自己,然而面对真实,很多人是排斥的。

有位读者给我留言:你说要找到真实的自己,如果我真实的自己是非常糟糕的,那不就更糟糕吗?

这位读者的疑虑跟许多第一次接受心理咨询的人一样,既渴望活出自己的真实,又无比害怕看见自己的真实;既渴望被理解被接纳,又连表露真实自己的勇气都没有。

我遇到许多这样的来访者,他们很不习惯谈论自己,哪怕谈谈自己的经历、情绪和感受都觉得多余,只希望有人能告诉他们如何尽快解决问题,好让自己的感觉重新变得好起来。

我的一位个案小丽在接连几段感情失败时,变得无比自卑。我希望更多了解她经历了什么,她说:这些都不重要,我只是需要你告诉我如何才能变得自信起来?

她努力回避着去看自己,当我们一起去探讨她内心的恐惧时,她说:我真的很怕跟你讲过去的事,我怕你看见一个很烂的我,我怕我怕再也不会变好了。

实际上,不论她有没有讲出来,她的内心每天都在忍受着煎熬,她无法接受所看到自己的丑陋不堪,她觉得自己再也不值得被爱了。

抛开对自己的理想化,你还会喜欢自己吗?

当她隐藏自己糟糕的感受时,她就不得不在很长时间内独自咀嚼痛苦,忍受内心强烈的自我怀疑。而当她可以去谈出自己感觉,她就有机会去从体验自己的自责和挫败,理解自己的遭遇,不再觉得羞耻。

所以,那些越惧怕去看自己的人,内心就会累积越多对自己的糟糕感受,阻碍他们去相信自己和在困境中施展自己的能力。然而,越想掩饰真实,生活又总会一次次把真实暴露在我们面前,直到我们不再躲避自己。

不论你如何拼命变好自己,真实的你其实从未改变

与面对真实自己相反的,是拼命让自己变成理想化的自己。这样的模式对我们非常熟悉,因为很多人都是从小就被父母教导,如果你有不好的缺点,你就要努力改变自己。

然而,当我们经历越多生活的历练,就越容易发现:你看起来可以改变自己,但很多时候却无力改变自己。

抛开对自己的理想化,你还会喜欢自己吗?

比如,我的一位个案在亲密关系中非常自卑,一直希望自己变成变成一个有修养的女人,她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塑造,努力学习两性沟通技巧,然而她的先生却在不久前跟她提出离婚。先生离婚的理由是,忍受不了她每次情绪上来时的歇斯底里。

我很难把一个情绪化的女性和我眼前的她联系在一起,因为看起来她已经变得如此优雅动人。可实际上,不论她如何拼命改变自己,一个内在的真实的那个她,才是决定关系走向的关键。

她跟我说,在妈妈情绪化的谩骂中长大,她很早就有意识要变成一个跟妈妈不一样的女人,然而即便她做了如此多的努力,最终她发现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跟妈妈几乎一模一样。

我们常常以为,看到一个无比糟糕的自己,人生该有多绝望才是。实际上,她后来说:这些在心里担心十多年的事情终于可以讲出来了,再也不需要为了恐惧去拼命去改变自己,我反而觉得很轻松。

不管你试图看起来让自己多么积极、阳光或是正能量,当真实的你不被自己理解的时候,你只不过用防御尘封了过去,用改变逃避了现实,而在你心里,你却不得不为此背负沉重的负担。

所以,如果你一直害怕去看见真实的自己,你就会被恐惧逼着去扮演理想化的自己,你会为此一刻也不得松懈,但你的内在感受却一直未曾改变。

成长,就是接纳未曾被接纳的自己

很多人不能理解接纳自己是什么感觉,但一定对不被接纳有深刻的感受。

比如,当你遇到婚姻危机时,你去找人聊天,总会有人给到你不同建议,比如:

你怎么可以这么草率离婚呢?你应该努力去改善关系啊!

他都这么对你了,你怎么忍受得了,如果是我,早就离婚了!

事情都过去了,要么忍要么滚,你怎么可以这么优柔寡断……

当你被人这么劝解时,你感觉会很难受,但是你又很难把这种难受表达出来。因为你会觉得忠言逆耳,对方这么讲一定是为自己好,并且他们说的也不无道理。

这样,当你理智上认同他们的建议,也觉得这样做是更好,但实际上自己又做不到时,你就会特别痛苦,感觉自己特别差劲。

这是一种当你的感受和体验不被他人理解和接纳时,进而变成你也不愿意接纳自己的过程。

抛开对自己的理想化,你还会喜欢自己吗?

如果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你身边的人总是不能接纳你,你也就自然变得很挑剔自己,经常责备自己: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想法?

实际上,不管你搞砸了多少事情,有多么离谱的想法,那就是真实的你自己,只是这样的你常常看起来不够好、不够理智、不够完美,所以你不想接受自己罢了。

在亲密关系中,理想化的破灭是关系加深的开始;而对于自我成长,理想化的破灭也是向内认识自己的开始。

所以,如果你经历过一些事情,让你看见了一个不够完美的自己,或许你恰恰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去看见并爱上一个完整而真实的自己!

作者:罗近月,心理咨询师,专栏撰稿人,坚持用简单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深入剖析两性关系,让每一位女性活出最好的自己。

微信公众号:美灵心生活(ID:meilingxinli)


关注更多精神心理问题,请下载好心情APP,2万名精神科心理科医生为您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