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和孩子劳动,不妨一起品读《朱家故事》,学会家庭分工!

五一小长假,转眼过去,今天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一切回归正常。

今年的劳动节,我想有点特殊的意义。我家虽然是两个孩子,也拥有一个通病,他们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许一天并不能改变什么,但万事总要开始,父母不可能陪伴他们一辈子,他们总要自己去独立生活。

蒙氏课堂中认为,日常生活对孩子非常重要,孩子用手工作既锻炼了大脑,提高了智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能力,也会让孩子的人格更加健全。

有些绘本故事是给孩子看的,有些是给成人看的,而《朱家故事》是两者的结合,适合孩子和爸爸一起看的,共同体谅妈妈的不容易。作者安东尼布朗是一个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的作家,这本书是《我爸爸》、《我妈妈》一样是有情节的,一个完整的故事。

“五一”和孩子劳动,不妨一起品读《朱家故事》,学会家庭分工!

书的封面上,一个妈妈背着w爸爸和两个孩子,负重前进,面远远表情,而爸爸张着嘴在笑,两个孩子脸上也挂着微笑。作者用隐喻的手法描绘出全家的重担全压妈妈身上。

“五一”和孩子劳动,不妨一起品读《朱家故事》,学会家庭分工!

早上妈妈在忙碌、父子三人在吃早餐,两兄弟正在张大嘴巴要东西吃,爸爸拿着的报纸虽然挡住了他的脸,可是报纸上几个人呐喊的画面更撼动人心,这是画者将蒙克的《呐喊》转化到报纸上,不但代表爸爸的张口大叫,更代表着某种讯息,是谁在呐喊呢?妈妈?家庭妇女要求平等的呐喊!

“五一”和孩子劳动,不妨一起品读《朱家故事》,学会家庭分工!

忙碌了一大早的妈妈,洗净所有的碗盘、整理所有的床铺、用吸尘器清洁所有的地毯……然后去工作。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妈妈不是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是有工作,但是仍要承担家中的所有家务。


读到这里孩子们陷入了沉思,开始思考,也许他们想到了自己的妈妈。

“五一”和孩子劳动,不妨一起品读《朱家故事》,学会家庭分工!

“五一”和孩子劳动,不妨一起品读《朱家故事》,学会家庭分工!

孩子放学回到家,第一句话就是:“妈,晚餐呢?快点儿!”而吃完饭后,两个孩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爸爸也是葛优躺一样的仰在沙发上。似乎每个人都是做完了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休息,家务活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五一”和孩子劳动,不妨一起品读《朱家故事》,学会家庭分工!

作为妈妈,终于有一点忍受不了了,开始反抗,他们回到家,发现妈妈没有回来。我想妈妈估计是找个地方发泄情绪,或者是去学习修理汽车。家里全乱作一团,家中的三个男子开始自己做早餐、晚餐……家里简直变成了狗窝一般。现实中,有时候妈妈出差几天,回到家几乎面对的也是这个场景。

“五一”和孩子劳动,不妨一起品读《朱家故事》,学会家庭分工!

“五一”和孩子劳动,不妨一起品读《朱家故事》,学会家庭分工!

终于在父子三人崩溃的时候,妈妈像天使一般的回来了,还带来了一项新技能,修理汽车。朱先生洗碗、两个孩子整理床铺、朱先生熨衣服、他们三个还帮忙做饭,这都是以前不曾有过的场面,妈妈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大宝小宝读完书,没有像以往那样叽叽喳喳,也许他们还不太明白,但是我想他们早晚会知道的。

本书作者曾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和“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一个几乎颠覆了传统家庭伦理的玩笑,细节上变化的视觉游戏营造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虽然讨论的是一个关于性别歧视的严肃话题,但作者将故事讲述得趣味横生。

一个非常棒、非常幽默有趣的故事,同时又是以绝对认真的态度讨论了无聊、懒惰的大男子主义。

——英国《卫报?好书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