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再婚 前夫住在隔壁20年 管吃管喝 一件事绝对不能提


1988年,19岁的朱召梅从家乡天水市的清水县来到市区打工,同年,经人介绍,与大她6岁的杨宝玉结了婚,婚后她才知道,这个杨宝玉患有小儿麻痹症。她大哭了一场,但老实巴交的父母劝她好好过日子,别坏了朱家的名声。一年后,女儿出生,朱召梅似乎重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可是突然泼来的一盆凉水,把她浇了个透心凉。
图为朱召梅把前夫的住处打扫得干干净净,用假花给这个简陋的房间增添一抹亮色。

丈夫杨宝玉瘫痪了,同时年迈的公公也身患重病,整个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她纤弱的肩膀上。操持了7年,杨宝玉终于看不下去了,觉得不该继续连累妻子,要还她幸福。于是他提出了离婚,遭到朱召梅的拒绝后,杨宝玉不惜以死相逼,逼迫朱召梅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自此,两人长达8年的婚姻宣告结束,女儿杨静留在父亲的身边。
图为朱召梅和现在的丈夫在整理捡来的废纸板。

离了婚,朱召梅仍三天两头地跑去给前夫做饭、洗衣、服侍前公公,还把自己摆摊赚来的钱大部分给了前夫,当作女儿的抚养费。每次来,杨宝玉总是劝说她不要总往这里跑,他还可以自理一些事,要她多考虑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朱召梅嘴上答应着,人依然是隔三岔五地来。

图为朱召梅在给前夫洗头。

有一天,朱召梅的摊位前来了一名男子,他买了东西也和朱召梅聊了很多。之后这名男子天天来找她聊天,时间一长,朱召梅对他有了大概的了解:男子叫张建平,妻子去世多年,和三个孩子相依为命。没多久,两人都被对方身上的朴实和善良所打动,继而擦出爱的火花,结成了夫妻。
图为朱召梅在喂前夫吃饭,一日三餐天天喂,已坚持了20年。

婚后,朱召梅和丈夫及3个孩子住在天水市秦州区重新街小区车棚旁边的一间只有6平米的小屋里。虽然过得窘迫,但夫妻俩相亲相爱,一家人相处和睦,日子也算是安定而温馨的。
图为朱召梅在给前夫剃头、刮胡子。

然而这期间,前夫杨宝玉的肌肉严重萎缩,完全失去自理的能力,朱召梅不得不兼顾两家,每天忙完自家的事,就去前夫家里忙碌。两年后,前公公去世,朱召梅帮着料理了后事后,想把前夫和女儿接到身边来照顾。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于是就在他们居住的隔壁租下了一间小屋,让杨宝玉单独住进去,朱召梅则每天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图为朱召梅在给前夫活动关节。

从这天起,朱召梅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便是伺候杨宝玉起床、洗漱,然后做好早饭一口一口地喂给他吃。若是天气好,接着朱召梅就会抱杨宝玉到轮椅上,推着他出来晒晒太阳,吹吹风。晚上休息前后,朱召梅则必然要为前夫做3件事,先是擦洗身子,再帮他按摩活动关节,半夜里还得起来给他翻个身,这3件事若是不做,或者漏做了哪一件,杨宝玉整晚上都会休息不好,所以20年来,朱召梅几乎每天坚持做。
图为朱召梅抱杨宝玉上轮椅。


杨宝玉觉得自己跟朱召梅离了婚,她已没有义务照顾自己,便让女儿杨静拿了500元给朱召梅,说以后每个月照这数给,就算充当父女俩的伙食费。朱召梅把钱还给了杨宝玉,并数落了他:“照顾你是我心甘情愿的,钱不钱的事以后绝不能再提,否则就是在嘲笑我。”杨宝玉自是了解朱召梅的脾气,知道她认死理,所以钱的事从此不提。
图为朱召梅推前夫到外面转转。

丈夫张建平见不得妻子这么辛苦,空下来的时候会主动帮着一起照顾杨宝玉,喂饭、按摩、剪指甲、倒夜壶,样样都会抢着做。朱召梅有时会觉得过意不去,认为这不该是丈夫做的事,是自己拖累了他。但张建平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他是咱孩子的爹,怎么说都是一家人。”
图为张建平在照料杨宝玉,陪他聊聊天。

夫妻俩20年如一日地照顾着杨宝玉,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除了女儿杨静经常给父亲洗脚、剪指甲外,张建平的3个孩子也都争着给杨宝玉喂饭、按摩、刮胡子,他们都亲切地喊他一声“杨爸”。

图为杨宝玉视力下降严重,张建平的大儿子张兵兵陪着朱召梅,一起带着他来医院做检查。

朱召梅的事迹被宣传后,她被评选为“天水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朱召梅被问到:“坚持20年照顾瘫痪的前夫,是什么让你觉得应该这样去做?”朱召梅的回答很质朴:“没有去想太多,我只知道,如果我不管他,他就活不到今天,可他毕竟是我曾经的丈夫,是我孩子的父亲啊...”回到家,同去的孙女把手上好吃的往杨宝玉的嘴里塞,她用稚嫩的声音同爷爷奶奶说:“我也要照顾杨爷爷,也要和奶奶一样做道德模范。”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